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方剂> 浏览文章
  【方剂出处】大青龙汤,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

  【配方组成】麻黄六两(12克)、桂枝二两(6克)、甘草二两(6克)、杏仁四十粒(6克)、石膏如鸡子大(18克)、生姜三两(9克)、大枣十二枚(3枚)。

  【用法用量】上七味,用水900毫升,先煮麻黄,减200毫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内有郁热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亦治溢饮,症见身体疼重或四肢浮肿,恶寒身热,无汗,烦躁,脉浮紧。

  【临床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病症。

  1.感冒:以大青龙颗粒治疗风寒表实兼有郁热证的感冒120例,与感冒清热颗粒治疗120例对照。试验期间禁止加用一切与试验药物疗效相同的中西药品。疗程3日。以体温下降及感冒症状评定疗效。结果:愈显率81.1%,总有效率98.3%。(《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5年第6期)

  2.急性支气管炎:以大青龙汤加减治疗40例,与西医综合治疗(抗感染、祛痰、雾化吸入、抗过敏等对症处理及支持治疗)40例对照。疗程为6日。疗效评定以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复查胸片正常为治愈。结果:治愈32例,好转7例,无效1例。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环球中医药》2013年第Sl期)

  3.支气管哮喘:以大青龙汤加味治疗60例,与喘克宁片治疗30例对照,疗程均为7日。从中医证候疗效、喘息症状疗效、恶寒身重症状疗效、哮呜音疗效及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等多方面判断疗效。结果: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1.67%;喘息症状总有效率90%;恶寒身重总有效率93.33%;哮鸣音总有效率90%;对嗜酸粒细胞计数的升高有降低作用。大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Ⅱ嵩疗效确切,临床观察未发现不良反应。(《内蒙古中医药》2009年第4期)

  【方解】大青龙汤系麻黄汤化裁而来,为麻黄汤倍麻黄、甘草,减轻杏仁用量,再加石膏、姜、枣组成。麻黄辛温发汗,解在表之风寒;桂枝助麻黄发汗解表;石膏清泄里热,而除烦躁;杏仁合麻黄以宣降肺气,通调水道;姜、枣调和营卫;甘草和中调药。七药同用,寒温并用,表里同治,能一汗而收表里双解之效。

  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烦躁、脉浮紧为辨证要点。大青龙汤应用虽广,但不可滥用,应始终坚持辨证用药法则,按外束风寒,里有郁热的病机和不汗出而烦躁的主证特征处方,则用之多验。如表寒不甚,酌减麻黄用量;里热重,加石膏用量;兼见喘咳,加杏仁用量,并配入半夏、苏子、桑白皮;兼浮肿,小便不利,加桑白皮、葶苈子、茯苓、猪苓。

  由于本方发汗力颇强,故一服得汗后,应停后服,以防过剂。凡属阳虚、表虚及有汗而烦者,均应禁用。

  【现代研究】临床报道亦见于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痤疮、湿疹、无汗症,以及闭经、口渴、高热、急性肾炎、环形红斑、过敏性鼻炎等证属外寒里热者。现代研究表明,大青龙汤具有解热、抑菌、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等作用。

  【方歌】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燥,风寒两解此为良。


关键字:大青龙汤 麻黄 桂枝 甘草
上一篇: 小青龙汤
下一篇:四君子汤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麻黄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15)
  • 桂枝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7)
  • 甘草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5)
  • 甘草/经典中药(22)
  • 炙甘草/经典中药(44)
  • 麻黄/经典中药(20)
  • 桂枝/经典中药(9)
  • 麻黄根/经典中药(18)
  • 麻黄杏地满腔热肠治支气管哮喘/偏方秘方(22)
  • 杏仁生甘草治小儿支气管哮喘/偏方秘方(16)
  • 麻黄白果治小儿支气管哮喘/偏方秘方(10)
  • 麻黄川贝母治小儿支气管肺炎/偏方秘方(11)
  • 桔梗甘草治小儿肺炎/偏方秘方(5)
  • 黄连麻黄治百日咳/偏方秘方(11)
  • 桂枝僵蚕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偏方秘方(5)
  • 麻黄桔梗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偏方秘方(12)
  • 麻黄杏仁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偏方秘方(6)
  • 黄芩甘草治婴幼儿腹泻/偏方秘方(14)
  • 甘草蜂蜜治阴茎龟头溃疡/偏方秘方(8)
  • 白芍甘草治先兆流产/偏方秘方(11)
  • 桂枝茯苓治产后癃闭/偏方秘方(6)
  • 桂枝赤芍治疗盆腔炎/偏方秘方(7)
  • 柞木甘草治胎位异常/偏方秘方(6)
  • 当归甘草汤治胎位不正/偏方秘方(8)
  • 桂枝乳香治子宫肌瘤/偏方秘方(9)
  • 桂枝茯苓丸治子宫肌瘤/偏方秘方(2)
  • 麻黄石楠叶治青春性闭经/偏方秘方(5)
  • 金银花甘草汤治急性乳腺炎/偏方秘方(5)
  • 芍药甘草汤治阑尾炎/偏方秘方(8)
  • 甘草桂枝治冻伤/偏方秘方(8)
  • 桂枝芍药汤治冻伤/偏方秘方(9)
  • 桂枝川乌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偏方秘方(3)
  • 桂枝白芍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偏方秘方(2)
  • 麻黄杏仁治肺气肿/偏方秘方(5)
  • 麻黄桂枝治胸膜炎/偏方秘方(6)
  • 黄连桂枝治急性胆囊炎/偏方秘方(8)
  • 黄芪桂枝治胃溃疡十二指肠/偏方秘方(5)
  • 桂枝肉桂治冻疮/偏方秘方(5)
  • 附子红参桂枝治心力衰竭/偏方秘方(5)
  • 桂枝赤芍治心力衰竭/偏方秘方(4)
  • 柴胡桂枝汤治感冒/偏方秘方(7)
  • 桂枝/中药图片(8)
  • 麻黄/中药图片(13)
  • 麻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12)
  • 桂枝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6)
  • 甘草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17)
  • 桂枝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4)
  • 麻黄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21)
  • 甘草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27)
  • 桂枝颗粒/中成药大全(7)
  • 桂枝合剂/中成药大全(4)
  • 桂枝茯苓胶囊/中成药大全(7)
  • 复方木麻黄片/中成药大全(13)
  • 麻黄止嗽丸/中成药大全(4)
  • 麻黄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27)
  • 桂枝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13)
  • 甘草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17)
  • 散血膏/膏方(5)
  • 咬伤膏/膏方(5)
  • 生肌长肉膏药/膏方(5)
  • 芙蓉膏/膏方(4)
  • 犀角膏/膏方(4)
  • 生肌膏/膏方(18)
  • 疗发背及一切毒肿膏/膏方(8)
  • 卓氏白膏/膏方(50)
  • 莽草膏/膏方(3)
  • 大黄膏/膏方(12)
  • 化毒膏/膏方(6)
  • 独圣膏/膏方(4)
  • 祛毒膏/膏方(6)
  • 僵蚕全蝎敷治膏方/膏方(4)
  • 麻黄膏/膏方(15)
  • 和肝益血调气膏/膏方(4)
  • 消癖膏/膏方(10)
  • 龟背方/膏方(9)
  • 甘草膏/膏方(13)
  • 胜金膏/膏方(14)
  • 润肠膏/膏方(5)
  • 黑膏/膏方(4)
  • 伏龙肝膏/膏方(5)
  • 藕蜜膏/膏方(4)
  • 益中膏/膏方(21)
  • 碧雪膏/膏方(3)
  • 黄连膏/膏方(3)
  • 贴脐膏/膏方(5)
  • 贴喉膏/膏方(6)
  • 疗伤寒雪煎方/膏方(4)
  • 五物甘草生摩膏/膏方(12)
  • 香茶饼/膏方(11)
  • 治疗虚热咳嗽膏/膏方(6)
  • 杏仁甘草膏/膏方(4)
  • 麦枣甘草汤/药膳食疗(7)
  • 甘草黄芪鱼/药膳食疗(7)
  • 甘草二豆汤/药膳食疗(8)
  • 麻黄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4)
  • 甘草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2)
  • 桂豉酒/药酒大全(6)
  • 景岳屠苏酒/药酒大全(4)
  • 理中酒/药酒大全(2)
  • 青囊药酒/药酒大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