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人药标准>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 浏览文章
防己散
FangjiSan
【处方】防己25g黄芪30g茯苓25g肉桂30g 胡芦巴20g厚朴15g补骨脂30g泽泻45g 猪苓25g川楝子25g巴戟天25g 【制法】以上11味,粉碎,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淡棕色的粉末;气香,味微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成束或散离,壁厚,表面有纵裂纹,两端断裂成帚状或较平截。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石细胞类圆形或类长方形,壁一面菲薄。种皮支持细胞底面观呈类圆形或六角形,有密集的放射状条纹增厚,似菊花纹状,胞腔明显。石细胞分枝状,壁厚,层纹明显。种皮栅状细胞淡棕色或红棕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稍厚,胞腔含红棕色物。薄壁细胞类圆形,有椭圆形纹孔,集成纹孔群,菌丝粘结成团,大多无色;草酸钙方晶正八面体形,直径32~60μm。果皮纤维束旁的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或少数簇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厚薄不一,木化。草酸钙针晶多成束,存在于薄壁细胞中,针晶长至184μm。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4页)。
【功能】补肾健脾,利尿除湿。
【主治】肾虚浮肿。
【用法与用量】马、牛250~300g;羊、猪45~60g。
【贮藏】密闭,防潮。
关键字:防己
上一篇: 防风散
下一篇:阳和散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防己/经典中药(7)
  • 木防己/经典中药(9)
  • 防己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7)
  • 防己膏/膏方(4)
  • 五蛇酒/药酒大全(5)
  • 木防己酒/药酒大全(9)
  • 防己生物碱/中药提取物(9)
  • 木防己汤/中药方剂(5)
  • 防己茯苓汤/中药方剂(11)
  • 宣痹汤/中药方剂(4)
  • 小续命汤/中药方剂(3)
  • 防己黄芪汤/中药方剂(5)
  • 毛木防己(变种)/中国植物志(17)
  • 木防己 (变种)/中国植物志(11)
  • 毛木防己 (变种)/中国植物志(7)
  • 木防己(原变种)/中国植物志(14)
  • 毛木防己/中国植物志(12)
  • 黑面防己/中国植物志(9)
  • 汉防己/中国植物志(8)
  • 樟叶木防己/中国植物志(9)
  • 木防己/中国植物志(11)
  • 假防己/中国植物志(6)
  • 粉防己/中国植物志(13)
  • 防己叶菝葜/中国植物志(6)
  • 广防己/中国植物志(6)
  • 粉防己亚属/中国植物志(6)
  • 汉防己属/中国植物志(6)
  • 木防己属/中国植物志(10)
  • 防己科/中国植物志(8)
  • 木防己/中药图谱(7)
  • 广防己/中药图谱(8)
  • 防己/中药图谱(43)
  • 木防己花/中华本草(6)
  • 木防己/中华本草(7)
  • 黑面防己/中华本草(4)
  • 汉中防己/中华本草(5)
  • 广防己/中华本草(9)
  • 木防己/中草药汇编(5)
  • 广防己/中草药汇编(8)
  • 防己散/中药_散剂(19)
  • 木防己花/中草药大全(7)
  • 木防己/中草药大全(7)
  • 萝卜防己/中草药大全(9)
  • 汉中防己/中草药大全(7)
  • 黑面防己/中草药大全(13)
  • 广防己/中草药大全(12)
  • 防己/中草药大全(7)
  • 粉防己/中草药大全(8)
  • 广防己/中药材(12)
  • 防己/中药材(20)
  • 防己茯苓茶/药茶(9)
  • 防己茶/药茶(3)
  • 防己芪术茶/药茶(7)
  • 防己消痞茶/药茶(8)
  • 防己车前茶/药茶(9)
  • 防己姜茶/药茶(5)
  • 防己瓜茶/药茶(12)
  • 防葶茶/药茶(5)
  • 防己归芪茶/药茶(5)
  • 二防茶/药茶(7)
  • 防芪茶/药茶(3)
  • 葶苈防己茶/药茶(7)
  • 草部·防己/本草纲目(3)
  • 防己黄芪汤/传统方剂(21)
  • 防己黄芪汤/传统方剂(8)
  • 宣痹汤/传统方剂(7)
  • 己椒苈黄丸/传统方剂(19)
  • 粉防己碱;汗防己甲素/化学品物性数据库(12)
  • 木防己/中草药大全(25)
  • 防己/中草药大全(40)
  • 黑面防己/中草药大全(15)
  • 防己/中国药典2015年版(12)
  • 汉肌松注射液/注射液(13)
  • 印防己毒素注射液/注射液(33)
  • 防己散/粉散剂(19)
  • 防己关节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7)
  • 防己/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汉防己甲素/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9)
  • 广防己/中药手册(15)
  • 粉防己/中药手册(16)
  • 木防己/中药手册(17)
  • 防己/中药手册(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