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藏药标准> 浏览文章
藏药名:唐冲嘎保
拼音名:Maniaopao

英文名:RADIX PRZEWALSKII TANGUTICAE
书页号:C1-9 
标准编号:WS3-BC-0009-95

  本品为茄科植物马尿泡 Przewalskia tangutica Maxim. 的干燥根。秋末果熟后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洗净,干燥。
【性状】 本品呈长圆柱形,稍有弯曲,长10~25cm,直径1.3~3cm,少数成不规则状。根茎部分短,长2~3cm,表面暗棕色或淡棕黄色,顶端有数个圆柱状的茎基痕及少数叶柄残痕,近根头处常有明显环状。主根粗壮,表皮淡黄色,中部以下有2~3分枝,具细纵皱纹,并有多数明显横长的皮孔。质较硬,断面粗糙而疏松,呈类白色至黄白色的菊花心,并有放射状的裂隙。气微,味苦。
【鉴别】 (1)本品粉末呈浅棕色。淀粉粒众多,单粒圆形、类圆形或盔帽形,脐点点状、裂缝状或十字形,层纹隐约可见;复粒由2~3分粒组成。草酸钙砂晶众多,较大,锥形四面体或飞鸟形,类三角形或四边形,网纹导管直径25~75μm。薄壁细胞中淀粉粒众多。
  (2)取本品粉末0.5g置试管中,加乙醚5ml及10%氨水2滴,密塞,振摇,放置20分钟,吸醚液于玻片上,挥干,加碘-碘化钾试液2滴,2~3分钟后,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蝶翅状红棕色结晶,长16~26μm。
  (3)取本品粉末1g,加氨水润湿,用氯仿10ml回流提取,滤过,滤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有淡蓝紫色荧光。
【炮制】 除去杂质。
【性味】 苦,寒;有毒。
【功能与主治】 镇静止痛,解毒,杀虫,消肿。用于炭疽病,热性传染病,白喉,痉挛性腹痛,胃肠道疼痛。外敷治痈肿疔毒,皮肤病。
【注意】 本品有毒,慎用。
【用法与用量】 1~2g。外用以冷开水调敷。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关键字:马尿 药名
上一篇: 马蔺子
下一篇:止泻木子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暨中国畜牧兽.../政府通知(14)
  •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中国兽药协会 关于举办第八届中.../政府通知(6)
  •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n.../政府通知(7)
  • 对氨基马尿酸/医药中间体(4)
  • 马尿泡/中药图谱(8)
  • 马尿泡/中华本草(6)
  • 生等/中草药汇编(4)
  • 马尿泡/中草药汇编(10)
  • 唐古特马尿泡/中草药大全(5)
  • 生等/中草药大全(5)
  • 马尿烧/中草药大全(4)
  • 马尿泡/中草药大全(5)
  • 马尿花/中草药大全(6)
  • 十三味马钱子丸/藏药标准(8)
  • 十五味黑药丸/藏药标准(10)
  • 大青盐/藏药标准(13)
  • 蒺藜药酒/藏药标准(8)
  • 滋补酥油丸/藏药标准(6)
  • 智托洁白丸/藏药标准(10)
  • 常松八味沉香散/藏药标准(10)
  • 清肺止咳丸/藏药标准(10)
  • 萨热大鹏丸/藏药标准(8)
  • 萨热十三味鹏鸟丸/藏药标准(9)
  • 黄药解毒散/藏药标准(5)
  • 能安均宁散/藏药标准(5)
  • 流感丸/藏药标准(10)
  • 秘诀十三味红花散/藏药标准(10)
  • 坐珠达西/藏药标准(11)
  • 仲泽八味沉香散/藏药标准(12)
  • 安神丸/藏药标准(11)
  • 四味辣根菜汤散/藏药标准(7)
  • 石榴普安散/藏药标准(10)
  • 六味寒水石散/藏药标准(13)
  • 五味清热汤散/藏药标准(13)
  • 五味甘露丸/藏药标准(7)
  • 九味牛黄丸/藏药标准(10)
  • 八味西红花清肝热散/藏药标准(10)
  • 八味小檗皮散/藏药标准(7)
  • 七珍汤散/藏药标准(11)
  • 七味诃子散/藏药标准(16)
  • 十味乳香散/藏药标准(19)
  • 十味手参散/藏药标准(42)
  • 十六味马蔺子丸/藏药标准(15)
  • 十七味寒水石丸/藏药标准(23)
  • 十一味草果丸/藏药标准(11)
  • 二十五味獐牙菜散/藏药标准(13)
  • 二十五味珍珠丸/藏药标准(8)
  • 二十五味马宝丸/藏药标准(9)
  • 二十五味大汤散/藏药标准(7)
  • 二十九味羌活散/藏药标准(8)
  • 二十一味寒水石散/藏药标准(5)
  • 藏锦鸡儿/藏药标准(13)
  • 藏茜草/藏药标准(8)
  • 褐毛风毛菊/藏药标准(10)
  • 五味甘露药浴汤散/藏药标准(5)
  • 五味甘露滋补丸/藏药标准(10)
  • 五味马钱子汤散/藏药标准(11)
  • 小檗眼药膏/藏药标准(6)
  • 大月晶丸/藏药标准(7)
  • 三果汤散/藏药标准(8)
  • 三味檀香汤散/藏药标准(9)
  • 三味蔷薇散/藏药标准(4)
  • 三味蒺藜汤散/藏药标准(7)
  • 三味红汤散/藏药标准(9)
  • 三味龙胆花丸/藏药标准(5)
  • 三味甘露散/藏药标准(8)
  • 三臣散/藏药标准(8)
  • 五味石榴丸/藏药标准(9)
  • 五味角蒿油/藏药标准(7)
  • 三味干姜散/藏药标准(5)
  • 五味沙棘散/藏药标准(9)
  • 五味黄连丸/藏药标准(4)
  • 五味渣驯丸/藏药标准(11)
  • 五味金色丸/藏药标准(6)
  • 五味獐牙菜汤散/藏药标准(11)
  • 五根散/藏药标准(6)
  • 五鹏丸/藏药标准(5)
  • 月光宝鹏丸/藏药标准(9)
  • 风湿止痛丸/藏药标准(5)
  • 六味丁香丸/藏药标准(7)
  • 五味渣驯汤散/藏药标准(5)
  • 六味木香丸/藏药标准(6)
  • 六味大托叶云实散/藏药标准(14)
  • 六味甘草丸/藏药标准(9)
  • 六味木香散/藏药标准(8)
  • 六味余甘子汤散/藏药标准(9)
  • 六味枸杞糖浆/藏药标准(8)
  • 六味能消丸/藏药标准(13)
  • 六味锦鸡儿汤散/藏药标准(23)
  • 紫硇砂/藏药标准(12)
  • 六味野牛血丸/藏药标准(24)
  • 紫{铆}子/藏药标准(17)
  • 三十五味沉香丸/藏药标准(16)
  • 九味藏紫菀花散/藏药标准(13)
  • 六味石榴散/藏药标准(7)
  • 九味渣驯丸/藏药标准(11)
  • 九味竺黄散/藏药标准(11)
  • 九味獐牙菜丸/藏药标准(9)
  • 九味石榴丸/藏药标准(8)
  • 八味西红花止血散/藏药标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