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草药大全> 浏览文章

白薇药材【中药名】白薇 baiwei

【别名】春草、芒草、薇草、白龙须、老君须、龙胆白薇。

【英文名】Cynanchi Atrati Radix Et Rhizoma。

【来源】萝摩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的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植物体具白色乳汁。根茎短,簇生多数细长的条状根,根长达20厘米以上,直径2~3毫米,外皮土黄色。茎直立,圆柱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全缘,两面均被有白色茸毛,尤以叶背及脉上为密。花多数,密集成伞形聚伞花序,花深紫色,副花冠5裂,与合蕊柱等长,花粉块每室1个。瞢英果。种子多数,种毛白色。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或树林边缘。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采收加工】春、秋两季挖采根部,除去残茎、泥土,晒干。

【药材性状】类圆柱形,有结节,长1.5~5厘米,直径0.5~1.2厘米。上面可见茎基,直径在5毫米以上,下面及两侧簇生多数细长的根似马尾状。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咸。归胃经、肝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凉血、利尿。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4.5~9克,内服煎汤,或入丸散,治疗阴虚潮热、热病后期低热不退、热淋尿涩等症。 治体虚低烧、夜眠出汗:白薇、地骨皮各12克;治金疮出血不止:白薇末贴之。

【药理研究】甾体多糖苷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减慢;水提物有一定的祛痰作用,而无镇咳和平喘作用。毒性:腹腔注射醇提物LD50为7.5克/千克。具有退热,抗炎等作用。

【化学成分】根中主要含强心苷、挥发油等,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白薇素,强心苷中主要成分为甾体多糖苷。另含直立白薇苷、白薇正苷A、白前苷元A、β-香树素乙酸酯、油酸乙酯、β-谷固醇等。

【使用禁忌】血虚无热、阳气外越、中寒食少便溏者慎服,汗多亡阳者禁服。

【相关药方】①治虚热盗汗:白薇、地骨皮各12克,银柴胡、鳖甲各9克。水煎服。《河北中草药》

  ②治肺结核潮热:白薇9克,葎草果实15克,地骨皮12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③治风湿关节痛:白薇、臭山羊、大鹅儿肠根各15克。泡酒服。《贵州草药》

  ④治金疮血不止:白薇末贴之。《儒门事亲》

  ⑤治火眼:白薇30克。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关键字:白薇
上一篇: 白附子
下一篇:白蔹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