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草药大全> 浏览文章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Guì Shù Gēn
【别名】桂根(《纲目拾遗》),桂花根(《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根或根皮。9~10月挖取老树的根,或剥取根皮。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桂花条。
【性味】
辛甘,温。
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微涩,无毒。
②《重庆草药》:味辛,性温,无毒。
【功能主治】
治胃痛,牙痛,风湿麻木,筋骨疼痛。
①《纲目拾遗》:贴牙痛,取桂树根上皮用。
②《分类草药性》:治筋骨疼痛,气痛,散郁。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胃痛。
④《四川中药志》:治风湿麻木及肾虚牙痛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用1~3两)。外用:研末调敷。
【附方】
①治虚火牙痛:桂花根二至三两,路边姜、地骨皮根。熬水或炖五花肉服。
②治风湿麻木及腰痛:桂花根粗皮一斤,麻油半斤,炒黄丹半斤。熬膏(黄丹要去渣后才下),取出冷后,贮入磁罐中。用时火炖化,摊帖。
③治大便下血:桂花根二至三两,落地金钱、猪筒子骨四节。炖服。(选方出《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关键字:桂树
上一篇: 桂皮紫萁
下一篇:桂叶素馨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桂树根/中药手册(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