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草药大全> 浏览文章
【拼音名】Jīnɡ Sān Lénɡ
【别名】泡三棱、三棱草
【来源】为莎草科藨草属植物荆三棱Scirpus fluviatilis (Torr.)A. Gray[S. yagara Ohwi]以块茎入药。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削去须根,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横走,通常单一,间或有分枝,常膨大,末端具块茎,长2~4厘米,直径1.5~3厘米,黑褐色,两头尖,质地轻泡。秆高大粗壮,高70~150厘米,锐三棱形,直立,光滑。叶互生,窄条形,长20~30厘米,宽6~10毫米,全缘,先端渐尖,基部鞘状抱茎。夏季开花,复穗状花序,多数花穗于茎顶聚成无梗伞形花丛,花序梗不等长,上具叶状苞片3~4枚;小穗长圆形,长约1厘米,颖长椭圆形,稍膜质,先端尖,芒状;雄蕊3,药线形或长圆形;雌蕊花柱长,柱头2裂。瘦果三角倒卵形,褐色。生于沼泽地水中。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内蒙古、新疆、江苏、江西、浙江、台湾、广东、贵州、四川等地。
【性味】辛、苦,平。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癥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
【用法用量】4.5~9g。
【备注】(1)一般认为质量较黑三棱稍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关键字:荆三棱
上一篇: 荆芥叶莸
下一篇:韭菜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