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草药大全> 浏览文章
【出处】《湖南药物志》
【拼音名】Yún Shí Zhù Chónɡ
【别名】黄牛刺虫(《浙扛中医》),黄寮刺虫、天牛幼虫(《浙江天目山药植志》),云实蠹虫(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寄生于豆科植物云实树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夏秋间,寻觅云实树茎或根部的蛀孔,用刀剖取,随用或焙干密闭贮藏。
【功能主治】
治小儿疳积,麻疹透发不快,筋骨痛。
①《湖南药物志》:治麻毒内陷。
②《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治小儿营养不良,筋骨痛,小儿初生不乳。
【附方】
①治小儿疳积:㈠黄牛刺虫十至二十条,焙研细末,不拘用量及次数,掺入粥内拌食。暂时忌吃不易消化食物。(《浙江中医》(12):32,1958)㈡天牛幼虫,焙干炒蛋食用。(《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②治小儿麻疹失透:天牛幼虫二条,捣碎,泡开水送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③治筋骨痛:云实蠹虫,研末,每用二至三分,甜酒送服。(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小儿初生不乳:云实蠹虫,研末,每用一分,和人乳调匀,涂患儿口内。(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关键字:蛀虫
上一篇: 云实根
下一篇:云苔草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云实蛀虫/中华本草(1)
  • 云实蛀虫/中药手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