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人药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 浏览文章
萆薢分清丸
Bixie Fenqing Wan

【处方】 粉萆薢 320g 石菖蒲 60g
甘草 160g 乌药 80g
盐益智仁 40g
【制法】 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将滑石粉碎成极细粉包衣,打光,干燥,即得。
【性状】 本品为白色光亮的水丸,除去包衣后呈灰棕色;味甜、微苦。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木化薄壁细胞淡黄色或黄色,成片或单个散在,长椭圆形、纺锤形或长梭形,一端常狭尖或有分枝,壁稍厚,纹孔横裂缝状,孔沟明显(粉萆薢)。内种皮厚壁细胞红棕色,表面观多角形,壁厚,非木化,胞腔内含硅质块;断面观细胞1列,栅状,内壁及侧壁极厚,胞腔偏外侧,内含硅质块(盐益智仁)。韧皮纤维单个散在,呈长梭形,末端钝圆或稍尖,直径13~43μm,长至500μm,壁厚6~15μm,胞腔较大或狭长(乌药)。
(2)取本品2g,研细,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加乙醚60ml,边加边振摇,静置3小时,滤过,弃去滤液,残渣挥干乙醚,加2mol/L盐酸溶液50ml,加热回流1小时,取出,放冷,滤过,弃去滤液,滤渣加水洗至中性,连同滤纸一并置具塞锥形瓶中,加乙醚3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醚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粉萆薢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薯蓣皂苷元对照品,加乙醚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丙酮(9.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5g,研细,加乙醚4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弃去滤液,残渣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3次,每次20ml,弃去水洗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 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mn)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8)。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2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56:43: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理论板数按甘草酸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即得(折合甘草酸为0.1959m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研细,取约1.5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流动相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流动相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甘草以甘草酸(C42H62O16)计,不得少于3.0mg。
【功能与主治】 分清化浊,温肾利湿。用于肾不化气、清浊不分所致的白浊、小便频数。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注意】 忌食油腻、茶、醋及辛辣刺激性物。
【规格】 每20丸重1g
【贮藏】 密闭,防潮。
关键字:萆薢 分清
上一篇: 黄藤素片
下一篇:梅花点舌丸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粉萆薢/经典中药(20)
  • 绵萆薢/经典中药(5)
  • 萆薢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5)
  • 分清五淋丸/中成药大全(2)
  • 萆薢分清丸/中成药大全(3)
  • 萆蘸分清丸/中成药大全(46)
  • 萆薢炮制方法与饮片性/饮片炮制(2)
  • 萆薢膏/膏方(2)
  • 萆藓附子酒/药酒大全(1)
  • 萆薢酒/药酒大全(3)
  • 秦艽萆薢酒/药酒大全(2)
  • 萆薢渗湿汤/中药方剂(3)
  • 萆薢分清饮/中药方剂(5)
  • 山萆薢/中国植物志(3)
  • 绵萆薢/中华本草(3)
  • 红萆薢/中华本草(1)
  • 刺萆薢/中华本草(1)
  • 萆薢/中华本草(2)
  • 白萆薢/中华本草(3)
  • 红萆薢/中草药汇编(3)
  • 刺萆薢/中草药汇编(2)
  • 白萆薢/中草药汇编(4)
  • 绵萆薢/中药材(9)
  • 绵萆薢/中草药大全(3)
  • 红萆薢/中草药大全(4)
  • 粉萆薢/中草药大全(4)
  • 泽瓜茶/药茶(5)
  • 豨莶归茶/药茶(2)
  • 刺萆薢/中草药大全(9)
  • 白萆薢/中草药大全(6)
  • 萆薢/中草药大全(5)
  • 萆薢/中草药大全(151)
  • 萆薢分清散/传统方剂(13)
  • 萆薢渗湿汤/传统方剂(7)
  • 萆薢化毒汤/传统方剂(10)
  • 粉萆薢/中草药大全(19)
  • 绵萆薢/中草药大全(28)
  • 妇科分清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17)
  • 分清五淋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15)
  • 绵萆薢/中国药典2015年版(19)
  • 粉萆薢/中国药典2015年版(20)
  • 萆{解}分清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3)
  • 粉萆薢/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绵萆薢/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白萆薢/中药手册(8)
  • 红萆薢/中药手册(9)
  • 刺萆薢/中药手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