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人药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 浏览文章
寄生追风酒
Jisheng Zhuifeng Jiu

【处方】 独活
白芍
槲寄生
熟地黄
杜仲(炒) 牛膝
秦艽
桂枝
防风
细辛
党参
甘草
当归
川芎
茯苓
【制法】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粗粉,用白酒适量作溶剂,浸渍10~15天后,缓缓渗漉,收集漉液。另取蔗糖3877g制成糖浆,放至室温,加入上述漉液,搅匀,静置,滤过,制成10000ml,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色或黄棕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
【鉴别】(1)取本品100ml,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00ml,合并乙醚液,挥至近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独活对照药材0.5g,加30%乙醇10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用乙醚10ml振摇提取,取乙醚液,挥至约2ml,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5μl、对照药材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甲苯-乙酸乙酯(2: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桂皮醛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鉴别〕(1)项下的供试品溶液20μl及上述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60ml,水浴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40ml洗涤,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1g,加水80ml,煮沸1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7: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本品120ml,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50ml,弃去乙酸乙酯液,水层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5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50ml洗涤,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0ml使溶解,加盐酸1ml,水浴回流1小时,取出,浓缩至5ml,加水10ml,用石油醚(60~90℃)振摇提取2次,每次15ml,合并石油醚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4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5)取本品50ml,水浴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40ml洗涤,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3g,内径为1cm)上,用无水乙醇5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乙醇量 应为28%~33%(通则0711)。
总固体 精密量取本品50ml,依法(通则0185第一法)检查。本品含总固体不得少于2.0%(g/ml)。
其他 应符合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85)。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mol/L硫酸铵溶液(70:30)〔用硫酸溶液(1→5)调节pH值为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2nm。理论板数按蛇床子素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蛇床子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5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本品10ml,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振摇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乙醚液,挥去乙醚,残渣用乙醇适量溶解并转移至50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离心,取上清液,即得。
测定法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ml含独活以蛇床子素(C15H16O3)计,不得少于20μg。
【功能与主治】补肝肾,祛风湿,止痹痛。用于肝肾两亏,风寒湿痹,腰膝冷痛,屈伸不利;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跌打损伤后期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0~30ml,—日2~3次。
【注意】湿热痹阻、关节红肿热痛者不宜。
【规格】(1)每瓶装120ml (2)每瓶装180ml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关键字:寄生 追风
上一篇: 添精补肾膏
下一篇:颈复康颗粒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寄生黄/经典中药(21)
  • 槲寄生/经典中药(6)
  • 桑寄生/经典中药(23)
  • 寄生巴戟天治脂肪肝/偏方秘方(2)
  • 寄生桑椹治肝炎/偏方秘方(2)
  • 寄生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6)
  • 解表追风丸/中成药大全(4)
  • 独活寄生合剂/中成药大全(7)
  • 追风透骨丸/中成药大全(1)
  • 参茸追风酒/药酒大全(5)
  • 独活寄生酒/药酒大全(75)
  • 五藤追风酒/药酒大全(2)
  • 桑寄生水提物/中药提取物(11)
  • 化虫丸/中药方剂(4)
  • 五虎追风散/中药方剂(4)
  • 寿胎丸/中药方剂(1)
  • 独活寄生汤/中药方剂(3)
  • 桑寄生/中药图谱(6)
  • 柳树寄生/中药图谱(24)
  • 栗寄生/中药图谱(8)
  • 寄生藤/中药图谱(18)
  • 槲寄生/中药图谱(34)
  • 大苞寄生/中药图谱(2)
  • 柄果槲寄生/中药图谱(17)
  • 追风伞/中华本草(4)
  • 椆树桑寄生/中华本草(6)
  • 柚树寄生/中华本草(3)
  • 锈毛钝果寄生/中华本草(11)
  • 五蕊寄生/中华本草(8)
  • 五瓣寄生/中华本草(5)
  • 松寄生/中华本草(3)
  • 柿寄生/中华本草(10)
  • 石寄生/中华本草(11)
  • 杉寄生叶/中华本草(5)
  • 杉寄生/中华本草(4)
  • 桑寄生/中华本草(2)
  • 藨寄生/中华本草(5)
  • 牛筋刺寄生/中华本草(4)
  • 木兰寄生/中华本草(3)
  • 马桑寄生/中华本草(6)
  • 卵叶寄生/中华本草(1)
  • 绿茎槲寄生/中华本草(5)
  • 柳树寄生/中华本草(3)
  • 栗寄生/中华本草(2)
  • 寄生藤/中华本草(6)
  • 寄生黄/中华本草(2)
  • 槲寄生/中华本草(5)
  • 湖北桑寄生/中华本草(3)
  • 红花寄生/中华本草(3)
  • 枫香寄生/中华本草(6)
  • 滇南寄生/中华本草(5)
  • 大苞寄生/中华本草(6)
  • 柄果槲寄生/中华本草(5)
  • 白果槲寄生/中华本草(6)
  • 追风伞/中草药汇编(4)
  • 鱼寄生/中草药汇编(2)
  • 石寄生/中草药汇编(2)
  • 马桑寄生/中草药汇编(3)
  • 寄生藤/中草药汇编(5)
  • 枫寄生/中草药汇编(9)
  • 五虎追风散/中药_散剂(20)
  • 槲寄生/中药材(6)
  • 独活寄生散/中药_散剂(11)
  • 追风伞/中草药大全(8)
  • 椆树桑寄生/中草药大全(7)
  • 鱼寄生/中草药大全(10)
  • 柚树寄生/中草药大全(5)
  • 锈毛钝果寄生/中草药大全(4)
  • 五蕊寄生/中草药大全(5)
  • 五瓣寄生/中草药大全(2)
  • 石寄生/中草药大全(4)
  • 杉寄生叶/中草药大全(2)
  • 杉寄生/中草药大全(2)
  • 松寄生/中草药大全(3)
  • 柿寄生/中草药大全(3)
  • 桑寄生/中草药大全(5)
  • 藨寄生/中草药大全(4)
  • 牛筋刺寄生/中草药大全(2)
  • 马桑寄生/中草药大全(6)
  • 木兰寄生/中草药大全(5)
  • 卵叶寄生/中草药大全(2)
  • 柳树寄生/中草药大全(4)
  • 柃寄生/中草药大全(3)
  • 栗寄生/中草药大全(1)
  • 绿茎槲寄生/中草药大全(5)
  • 棱枝槲寄生/中草药大全(6)
  • 苦楝寄生/中草药大全(3)
  • 寄生藤/中草药大全(3)
  • 寄生黄/中草药大全(3)
  • 红花寄生/中草药大全(4)
  • 湖北桑寄生/中草药大全(7)
  • 槲寄生/中草药大全(5)
  • 贵州追风散/中草药大全(7)
  • 枫香寄生/中草药大全(10)
  • 枫寄生/中草药大全(3)
  • 大苞寄生/中草药大全(4)
  • 滇南寄生/中草药大全(7)
  • 薏苡寄生茶/药茶(2)
  • 寄生胶艾茶/药茶(7)
  • 桑寄风茶/药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