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膏方> 浏览文章
  【来源一】《普济方·卷二百九十九·上部疮门·口疮》

  【配方】胆矾15克,乳糖160克。

  【制法】将上药加水一碗半,煎熬浓缩成膏状。

  【功效与作用】解毒疔疮,化痰止痛。

  【适应证】口疮,连年累月不效,痰涎满口,饮食不快。

  【用法】每用筷子挑2~3滴,点痛处疮口内,停待片刻,吐出热咽涎,痛即止。

  

  【来源二】《普济方·卷二百七十三·诸疮肿门·诸疔疮》

  【配方】冰片、轻粉、胆矾各6克,没药12克,乳香10克,巴豆、蓖麻仁(研)、黄丹、石灰、荞麦(淋)各3克,麝香1克。

  【制法】将上药研成细末,先熬石灰水5~7次,再入诸药,煎熬浓缩,直至膏成,过滤去滓,瓷器收盛。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

  【适应证】疔疮。

  【用法】每次用少许,外涂患处。

  【禁忌】本方外用,不宜内服。

  

  【来源三】《证治准绳·疡病·卷六·外治药方》

  【配方】芙蓉叶20克,紫金皮10克,生地黄15克。

  【制法】上述药物一起捣烂制成膏状备用。(另一法将芙蓉叶、紫金皮打成粉状,调入鸡蛋清,然后将生地黄捣烂放入,调和均匀。)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散瘀止痛。

  【适应证】跌打损伤所致的红肿热痛。

  【用法】将膏药调制好后,直接将膏药敷于患处,然后以绷带固定。

  【禁忌】虚寒证慎用。

  【注意】外用,禁内服。

  

  【来源四】《疡科心得集·方汇·家用膏丹丸散方》

  【配方】官桂、木瓜、鳖甲各300克,生地、龟甲、紫草各600克,羌活、防风、木通、白芷、白术、远志各150克,黄芩100克,川连、生甲片各75克,当归450克,大蜈蚣15条,丹参250克,茜革300克,商陆根1500克,秦艽、毛慈菇、乱发、柳枝、桃枝、枣枝、桑枝、槐枝各250克。

  【制法】上药入麻油10公斤中浸10天,小火熬至焦枯,纱布滤去药渣,将所滤药油加热,入净飞丹15斤收膏,再下乳香末250克、没药末250克,搅拌均匀,冷凝即成。

  【功效与作用】消痰散结。

  【适应证】痰核瘰疬。

  【用法】取膏适量,外贴患处。

  【禁忌】不宜内服。

  【注意】方中商陆根、飞丹有毒。

  

  【来源五】《青囊秘传·膏门》

  【配方】代赭石、松香各500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捣研为细末,用香汕调和成膏。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生肌止痛。

  【适应证】臁疮。

  【用法】取膏适量,涂患处。

  

  【来源六】《目经大成·卷三·紫金膏十五》

  【配方】冬蜜真蜂糖(如白蜡者)500克,羊胆2个,黄连25克,黄丹30克,蕤仁霜15克,冰片5克,入乳粉10克。

  【制法】将黄连切碎,水浸后煎煮,纱布滤去药渣,如此3遍,再将所滤药液加热浓缩,下入羊胆,合煎略稠,下黄丹、蕤仁霜,不住手搅成膏,下入蜜,稍煎后退火略冷,入冰片、入乳粉搅拌均匀即成。

  【功效与作用】清热泻火,养阴明目。

  【适应证】目赤。

  【用法】取适量,点眼。

  【禁忌】寒证不宜。

  

  【来源七】《普济方·卷七十一·眼目门·目赤肿痛》

  【配方】铜青、硇砂、硼砂、羚羊角、雄黄、青盐、琥珀、明矾、小丁香、黄丹各30克,当门子、片脑、胆矾、深中青各32克,玄精石、黄连、乳香、水银各20克,炉甘石600克,石燕子75克,金星石65克,银星石50克,海螵蛸70克,轻粉5克,砂糖】800克,水3000克。

  【制法】先用水煎蜜至沸,去沫,入黄丹,急用柳木梳搅匀,熬至2~3沸,依次下炉甘石、乳香、硇砂、雄黄、丁香、轻粉、片脑,并不停搅拌,再用文武火各熬2~3沸,以黏手为度,膏即成,瓷器收盛。

  【功效与作用】疏风清热,消肿止痛

  【适应证】眼目赤肿。

  【用法】每用鸡头大,沸汤化开,浸汤半盏,乘热温洗。

  【禁忌】本方外用,不宜内服。

  

  【来源八】《普济方·卷八十·眼目门·远年障翳》

  【配方】炉甘石(好者,同火煅酥,研细、无声,将黄连、当归身、挑头童子小便浓煎汤,滤净,飞淘去沙石,焙干粗者再研再淘。一法只用杨梨,亦名茶采叶,浓煎汤滤净,飞淘焙干)40克,黄丹40克,乳香、硇砂、雄黄、没药、白丁香、当归、轻粉、麝香各4克,樟脑12克,蜜150克。

  【制法】先煎蜜至沸,入黄丹,用柳木篦子急手搅匀,熬至2~3沸,再搅匀,依次下乳香、硇砂、雄黄、白丁香、没药、当归、轻粉、樟脑、麝香,再煎2~3沸,急用篦子不住手搅匀,以不黏手为度,膏即成。

  【功效与作用】清热养肝,明日退翳。

  【适应证】男子妇人目疾,远年近日翳膜遮障,攀睛胬肉,拳毛倒睫,黑花烂眩,羞明冷泪及赤眼肿痛。

  【用法】每用鸡头大1块,沸汤化开,乘饭后熏洗眼。

  【禁忌】本方外用,不宜内服。

  

  【来源九】《惠直堂经验方·卷四·膏药门》

  【配方】白芷、麻黄、川乌、草鸟、闹羊花各300克,吴茱萸、附子各150克,威灵仙、胡椒各200克,松香6000克,生姜、葱各3000克,麻油1800克,矾红500克,乳香、没药、肉桂、五灵脂、木香各100克。

  【制法】将前9味药切碎,水浸后煎取浓汁,纱布滤去药渣。再将生姜、葱取汁,混匀加热,下入松香末,不停搅拌,再下入前所滤药汁。另锅慢火煎麻油,熬至滴水不散,待冷后入前药液中,搅拌均匀,离火,将余药研为极细末下入,搅匀摊贴。

  【功效与作用】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适应证】风寒湿气,痞积,漏肩风,鹤膝风,跌打损伤。

  【用法】外贴患处。

  【禁忌】不宜内服。


关键字:紫金 功效 作用 清热解毒 消肿 制法 将上 研成
上一篇: 神圣膏
下一篇:塌气膏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乙肝清热解毒颗粒/中成药大全(0)
  • 紫金锭/中成药大全(0)
  • 清热解毒口服液/中成药大全(2)
  • 祛伤消肿酊/中成药大全(1)
  • 逐瘀消肿膏/中成药大全(1)
  • 消肿痔疮片/中成药大全(1)
  • 消肿片/中成药大全(2)
  • 散血膏/膏方(2)
  • 咬伤膏/膏方(2)
  • 疗发背及一切毒肿膏/膏方(5)
  • 莽草膏/膏方(1)
  • 化毒膏/膏方(0)
  • 独圣膏/膏方(1)
  • 灵宝膏/膏方(0)
  • 升麻膏/膏方(1)
  • 鸡子膏/膏方(1)
  • 千槌膏/膏方(1)
  • 消肿活瘀膏/膏方(0)
  • 木瓜膏/膏方(11)
  • 黄明胶膏/膏方(3)
  • 摩腰膏/膏方(0)
  • 葱乳膏/膏方(0)
  • 糯米膏/膏方(2)
  • 葱白膏/膏方(0)
  • 榆皮通滑泄热煎/膏方(4)
  • 治膀胱实热方/膏方(0)
  • 大补延龄膏/膏方(0)
  • 参术膏/膏方(0)
  • 螺泥膏/膏方(0)
  • 瞑眩膏/膏方(2)
  • 玉屑膏/膏方(0)
  • 牛膝膏/膏方(1)
  • 行水膏/膏方(5)
  • 蜗牛膏/膏方(3)
  • 商陆膏/膏方(2)
  • 田螺膏/膏方(3)
  • 消水膏/膏方(0)
  • 涂脐膏/膏方(1)
  • 葱豆膏/膏方(8)
  • 葶苈膏/膏方(0)
  • 椒目膏/膏方(0)
  • 香鲫膏/膏方(4)
  • 猪膏发煎/膏方(2)
  • 松脂膏/膏方(2)
  • 摩顶膏/膏方(0)
  • 细辛膏/膏方(0)
  • 清热养肝活络膏/膏方(0)
  • 清肝膏/膏方(0)
  • 防风补煎/膏方(3)
  • 薯蓣煎/膏方(2)
  • 万捶青云膏/膏方(2)
  • 金仙膏/膏方(1)
  • 七宝膏/膏方(0)
  • 猪胆膏/膏方(4)
  • 清肝滋脾化痰膏/膏方(4)
  • 和肝理脾膏/膏方(0)
  • 调肝和胃膏/膏方(0)
  • 二姜膏/膏方(4)
  • 和肝理气化湿膏/膏方(1)
  • 疏肝理脾膏/膏方(0)
  • 青龙膏/膏方(3)
  • 神仙外应膏/膏方(1)
  • 神仙夺命丹/膏方(3)
  • 千枣膏/膏方(0)
  • 胡麻油膏/膏方(0)
  • 肉桂膏/膏方(0)
  • 摩风神验膏/膏方(0)
  • 犀角煎/膏方(3)
  • 蒴藋煎/膏方(5)
  • 生地黄煎/膏方(0)
  • 白芥子膏/膏方(0)
  • 大豆煎/膏方(0)
  • 丹参膏/膏方(0)
  • 加味转舌膏/膏方(0)
  • 乌头膏/膏方(1)
  • 润肺膏/膏方(0)
  • 疏风活络敷药膏/膏方(0)
  • 鸡血藤活络贴药膏/膏方(0)
  • 祛风活络贴药膏/膏方(85)
  • 正容膏/膏方(1)
  • 转舌膏/膏方(0)
  • 祛风至宝膏/膏方(0)
  • 天仙膏/膏方(1)
  • 麻黄膏/膏方(7)
  • 敷药大枫子膏/膏方(2)
  • 土大黄膏/膏方(0)
  • 趁风膏/膏方(1)
  • 莱菔膏/膏方(3)
  • 御风膏/膏方(0)
  • 乌头摩风膏/膏方(0)
  • 清热养肝和络膏/膏方(1)
  • 二青膏/膏方(7)
  • 青藤膏/膏方(0)
  • 八仙膏/膏方(0)
  • 消疬膏/膏方(0)
  • 资生健脾膏/膏方(1)
  • 二仙膏/膏方(0)
  • 黄白膏/膏方(0)
  • 大蒜膏/膏方(0)
  • 消痞膏/膏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