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膏方> 浏览文章
  【来源一】《古今医统大全·卷二十七·药方》

  【配方】绿豆粉500克,真薄荷叶(同绿豆粉和匀放于甑中,盖密,勿令泄气,蒸2小时,待冷取下)300克,沉香(另研)、白硼砂、砂仁(另研)各25克,冰片5克,真柿霜200克,白蜜(炼熟)250克,姜汁250克,竹沥(和蜜熬2~3沸)30克。

  【制法】将白蜜、姜汁、竹沥混匀加热,下入余药,搅拌如膏状。

  【功效与作用】健脾益气,降逆止呃。

  【适应证】治五嗝五噎,豁痰开结。

  【用法】每次服1匙,水调呷之。

  【禁忌】实证不宜。

  

  【来源二】《景岳全书·宙集·卷六十·因阵》

  【配方】朴硝、豆腐各200克。

  【制法】将朴硝置于豆腐上,放入铜锅内蒸,然后用玻璃瓶盛朴硝融化后的汁液即可。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适应证】热毒壅盛所致的目赤肿痛。

  【用法】以汁液点眦,使用时须睁开眼睛,待药液与泪水一起流出即可。

  【禁忌】外用药,禁内服。

  

  【来源三】《世医得效方·卷十六·热证》

  【配方】硼砂15克,脑子5克,通明朴硝25克。

  【制法】将上药研为细末,过120目筛。

  【功效与作用】清热泻火,退翳明目。

  【适应证】眼目赤肿,翳障羞明。

  【用法】每次取少量,点眼。

  【禁忌】不宜内服。

  

  【来源四】《普济方·卷七十三·眼目门·目赤痛》

  【配方】南硼砂20克,蕤仁20克,樟脑5克。

  【制法】将上药研细烂,用乳汁调成膏状,即成。

  【功效与作用】清热消肿,明目退翳。

  【适应证】双目赤肿疼痛,目生翳膜。

  【用法】每次用铜箸蘸取少许,点子内眦。

  【禁忌】本方外用,不宜内服。

  

  【来源五】《普济方·卷七十五·眼目门·风毒冲目虚热赤痛》

  【配方】蕤仁8克,樟脑4克,杏仁6克,朴硝、硼砂各2克。

  【制法】先将蕤仁、杏仁研细,再入诸药,研匀成膏。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明目退翳。

  【适应证】风毒气攻眼目,翳膜遮障,隐涩难开,或发肿痛,攀睛胬肉。

  【用法】每次用铜箸蘸取一粟米许点眼。

  【禁忌】本方外用,不宜内服。

  

  【来源六】《奇效良方·卷五十七·眼目通用方》

  【配方】片脑12.5克,蕤仁(去皮壳,细研,去油)100克。

  【制法】取蜜10克,将片脑、蕤仁同研匀,如膏状。

  【功效与作用】散风祛热,凉血消肿。

  【适应证】治肝经不足,内受风热,上攻眼目,昏暗痒痛,隐涩难开,及多眵赤肿,怕日羞明,不能远视,迎风流泪,多见黑花。

  【用法】每次取适量,点于眼角。

  【禁忌】不宜内服。

  【说明】此方亦载于:《普济方·卷七十一·眼目门·肝虚眼》。

  

  【来源七】《张氏医通·卷十五·专方·目门》

  【配方】蕤仁霜20克。

  【制法】将蕤仁霜用浓煎秦皮汁调和,置于瓦上,隔纸焙熟,去除中间烤焦者,涂在干净碗内,用艾叶4克,分作3团,每团中放蜀椒1粒,燃烧起烟时,将碗覆盖在烟上,垫起i角熏之。烟烧尽后将其晒干,再研入朱砂、麝香(现用人工麝香)各2克,用瓷瓶贮存备用。

  【功效与作用】祛风散热,养肝明目。

  【适应证】风热导致的眼睛发红,又痒又痛,时时发作。

  【用法】取麻子大,点眼内眦,每天2次;若是年老翳障,可以加硼砂少许。

  【说明】另一方中用蕤仁(研压去油)20克,麝香(现用人工麝香)、朱砂各2克,每用时取少许,点眼内眦,效果也很好。


关键字:制法 姜汁 竹沥 加热 搅拌 膏状 功效 作用 每次 实证
上一篇: 参茯膏
下一篇:润肠膏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竹沥/经典中药(12)
  • 蜂蜜姜汁治呕吐/偏方秘方(0)
  • 复方鲜竹沥液/中成药大全(2)
  • 鲜竹沥口服液/中成药大全(3)
  • 竹沥胶囊/中成药大全(5)
  • 复方鲜竹沥/中成药大全(8)
  • 竹沥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饮片炮制(3)
  • 散血膏/膏方(2)
  • 咬伤膏/膏方(3)
  • 疗发背及一切毒肿膏/膏方(5)
  • 莽草膏/膏方(1)
  • 化毒膏/膏方(1)
  • 独圣膏/膏方(1)
  • 栝楼膏/膏方(3)
  • 灵宝膏/膏方(1)
  • 升麻膏/膏方(1)
  • 鸡子膏/膏方(1)
  • 千槌膏/膏方(2)
  • 消肿活瘀膏/膏方(0)
  • 木瓜膏/膏方(11)
  • 黄明胶膏/膏方(3)
  • 摩腰膏/膏方(0)
  • 葱乳膏/膏方(0)
  • 糯米膏/膏方(2)
  • 葱白膏/膏方(0)
  • 榆皮通滑泄热煎/膏方(4)
  • 治膀胱实热方/膏方(1)
  • 大补延龄膏/膏方(0)
  • 参术膏/膏方(4)
  • 螺泥膏/膏方(1)
  • 瞑眩膏/膏方(4)
  • 玉屑膏/膏方(0)
  • 牛膝膏/膏方(1)
  • 行水膏/膏方(5)
  • 蜗牛膏/膏方(3)
  • 商陆膏/膏方(2)
  • 田螺膏/膏方(4)
  • 消水膏/膏方(0)
  • 涂脐膏/膏方(2)
  • 葱豆膏/膏方(10)
  • 葶苈膏/膏方(0)
  • 椒目膏/膏方(0)
  • 香鲫膏/膏方(4)
  • 猪膏发煎/膏方(2)
  • 松脂膏/膏方(4)
  • 摩顶膏/膏方(0)
  • 细辛膏/膏方(0)
  • 清热养肝活络膏/膏方(0)
  • 清肝膏/膏方(0)
  • 防风补煎/膏方(3)
  • 薯蓣煎/膏方(4)
  • 万捶青云膏/膏方(3)
  • 金仙膏/膏方(1)
  • 七宝膏/膏方(0)
  • 猪胆膏/膏方(4)
  • 清肝滋脾化痰膏/膏方(5)
  • 和肝理脾膏/膏方(1)
  • 调肝和胃膏/膏方(0)
  • 二姜膏/膏方(7)
  • 和肝理气化湿膏/膏方(1)
  • 疏肝理脾膏/膏方(0)
  • 青龙膏/膏方(4)
  • 神仙外应膏/膏方(1)
  • 神仙夺命丹/膏方(4)
  • 千枣膏/膏方(0)
  • 胡麻油膏/膏方(0)
  • 肉桂膏/膏方(2)
  • 摩风神验膏/膏方(0)
  • 犀角煎/膏方(4)
  • 蒴藋煎/膏方(6)
  • 生地黄煎/膏方(2)
  • 白芥子膏/膏方(2)
  • 大豆煎/膏方(0)
  • 丹参膏/膏方(0)
  • 加味转舌膏/膏方(0)
  • 乌头膏/膏方(1)
  • 润肺膏/膏方(0)
  • 疏风活络敷药膏/膏方(0)
  • 鸡血藤活络贴药膏/膏方(0)
  • 祛风活络贴药膏/膏方(86)
  • 正容膏/膏方(2)
  • 转舌膏/膏方(2)
  • 祛风至宝膏/膏方(1)
  • 天仙膏/膏方(1)
  • 麻黄膏/膏方(9)
  • 敷药大枫子膏/膏方(2)
  • 土大黄膏/膏方(0)
  • 趁风膏/膏方(3)
  • 莱菔膏/膏方(4)
  • 御风膏/膏方(0)
  • 乌头摩风膏/膏方(1)
  • 清热养肝和络膏/膏方(2)
  • 二青膏/膏方(8)
  • 青藤膏/膏方(0)
  • 愈膈膏/膏方(1)
  • 八仙膏/膏方(0)
  • 消疬膏/膏方(4)
  • 资生健脾膏/膏方(3)
  • 胶蜡汤/膏方(3)
  • 二仙膏/膏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