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处方工艺> 药物制剂注解> 浸膏> 浏览文章

颠茄流浸膏

Extractum Belladonnae Liquidum

本品为棕色或绿色液体,含生物碱作为莨若碱(C17H23O3N)计算,应为0.70~0.80%(g/ml)。

【原料与用量】

颠茄草(粗粉)1000 g

乙醇(85%)适量

【制法】1.取颠茄草,照颠茄浸膏制法项下渗漉法制得的膏状体,经测定生物碱的含量后,再加适量乙醇及蒸溜水稀释,使生物碱和乙醇的含量均符合标准,静置,俟澄明后,滤过,即得。

2.本品过去曾用颠茄叶或根为原料,并用80%乙醇为溶媒,按渗漉法,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1~3 ml的速度缓缓渗漉,最初收集的漉液400 ml另器保存;继续渗漉,俟生物碱完全漉出;收集漉液,在60C蒸馏,回收乙醇,并在同一温度蒸发至成稠膏状,加入最初收集的400 ml漉液,混合后,取出20 ml,按药典规定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生物碱的含量,将余液加入适量的溶媒稀释,使生物碱及乙醇的含量符合规定标准,静置,俟澄明,滤过,即得。

【作用与用途】同颠茄浸膏。本品主要供制颠茄碱、颠茄软膏及颠茄搽剂等之用。

【用法与用量】常用量口服一次0.01~0.06 mL,一日0.03~0.1 ml。

极量一次0.06 ml,一日0.7ml。

【贮藏】贮存于可密塞的容器内,凉处保存。

【注解】1.关于颠茄的来源、成分以及工艺中的注意事项,见颠茄浸膏项下注解。

2.本品如按2法制备时,应采用生物碱含量在0.4%以上的原料为宜,否则成品中所含生物碱不身达到药典规定的要求1(0.70~0.80%)。若生物碱含量不足,则仍需将初漉液适当蒸发浓缩,但温度不应超过60℃,避免产生消旋。

3.本品久贮后特别是按2法制备者常产生沉淀。这些沉淀大多为无效物质如蛋白质、粘液质、树脂、叶绿素、无机盐(KNO3,KCl)及其它胶质等。由于沉淀的产生,常影响成品的质量。为了解决生产上一向存在的沉淀问题,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曾研究了下列两种改良方法,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1)采用含有酒石酸的氯仿水作浸出溶煤,提出液减压浓缩后用醇沉淀无效物质。

【原料与用量】

颠茄全草2000g

酒石酸80 g

氯仿水适量

醇适量

将颠茄全草粉碎成中等粉,置有盖容器中,加酒石酸氯仿水(取酒石酸溶于6000 ml氯仿水中)2000 ml,均匀润湿,密闭,放置三小时后,分次投入渗漉器中,用余下的酒石酸氯仿水作溶媒,将渗漉器密盖提渍48小时,然后缓经渗漉,收集漉液,移置减压蒸发器中进行蒸发,温度不超过55℃(真空度700 mm左右),浓缩成约1000 ml将浓缩液移置沉降器中,冷却后,加入二倍量的乙醇(90%),混合液强力搅拌,在凉处放置二天,使蛋白质、粘液质、无机盐及其它不溶于醇的杂质等充分沉淀。用倾泻法倾出上层澄明液,滤过,沉淀再分次用醇(70%)洗涤多次,洗至滤掖对曼氏试液现极微的混浊为止。滤液与洗液合并,吸入减压蒸发器中。在55℃以下及真空度700 ㎜左右蒸发浓缩成约350 ml,加乙醇(95%)450 ml,充分混和,贮干净处(5℃左右)静置3日,使溶液中所含的无机盐充分结晶析出,过滤除去结晶,并用少许醇(70%)洗涤结晶,滤洗液合并,加蒸馏水稀释至800 ml,混和后,取出少量测定生物碱含量,将余液加适量的稀醇稀释,使生物碱含量符合规定标准。

本品用酒石酸氯仿水作溶煤,浸出率较高,但在南方天气炎热时,浸出过程中浸出液容易长霉,如用25%醇代替氯仿水,则可避免。

(2)采用80%醇作溶媒,浸出液减压浓缩后,用水沉淀无效物质。

【原料与用量】

颠茄全草(中等粉)2000 g

醇(80%)适量

取颠茄全草,置有盖容器中,加乙醇(80%)约1000 ml,均匀润湿后,密闭,放置3小时,分次投入渗漉筒内后,均即用木槌将共均匀压平,用醇(80%)作溶媒,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最初收集漉液约1000 ml,另器保存。继续渗漉,俟生物碱全部漉出,收集的漉液用55℃以下的温度减压浓缩成2000 ml,吸入最初性集的漉液1000 ml,仍用同一温度减压浓缩成1000 ml,放出浓缩液,静置之,倾出上层液,用绒布滤过,另备与浓缩液等量的水,取其一小部分水洗涤残渣与容器,洗至洗液不呈生物碱反应为止,冼液也用绒布滤过,滤洗液合并,用其余的水稀释,加l%滑石扮,猛烈振摇,静置过夜,用布氏漏斗抽滤,滤去析出的沉淀,滤液再用55℃以下之温减压蒸发浓缩至约350 ml,加乙醇(95%)450 ml,混和,静置冰箱中3 日,用布氏诵斗抽滤,滤去所析出的结晶,滤液用水稀释至800 ml,混和后取出少量测定生物碱含量后,将余液加适量的稀醇稀释,使生物碱的含量符合规定标准,即得。

浓缩液中加水的目的主要除去叶绿素、树脂等。加一倍量水后,滤出的滤液应澄明而带棕红色,用等量的水或醇(70%)稀释后仍应澄明。如果滤液仍现绿色,或用水稀释后仍混浊,则需再添加适量的水,但不要超过二倍量。

4.本品在工业上大量生产时,为了提高溶媒的浸出效率,增加生物碱的浸出量,可在浸出溶媒中加入适量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utler等曾用每制备100 ml流浸膏,在浸出溶媒中加20 mg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即最后体积中含20 mg%)。所采用的表面活性剂有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Sorbitan monolaurate)、聚(氧)乙烯二醇400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二醇600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二醇400二月桂酸酯、甘油山梨醇月桂酸酯(Glycerol Sorbito l Laurate)及聚(氧)乙烯二醇山梨醇单月桂酸酯等,均能很大地提高浸出效率。其结果见下表:

但是,含吐温-80的醇、水(3:1)浸出媒,白颠茄叶等中浸出生物碱,发现吐温-80没有太大的表面作用或增溶作用。但在制备流浸膏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缩短时间,节省浸出媒的用量等等。这可能是由于较高浓度乙醇本身就能很好浸润植物组织,对生物减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同时吐温-80在高浓度乙醇中不能形成胶团之故。

各种表面活性剂对颠茄叶浸出结果表

表面活性剂

生物碱平均量(mg%)

增加量(mg%)

不加表面括性剂

山梨醇单月桂酸酯

聚(氧)乙烯二醇400单月桂酸酯

丙烯二醇单月桂酸酯

聚(氧)乙烯600单月桂酸酯

聚(氧)乙烯400二月桂酸酯

甘油山梨醇月桂酸酯

聚(氧)乙烯二醇山梨醇单月桂酸酯

207

236

245

230

245

275

272

283

29

38

23

37

68

64

75

此外,用表面活性剂制备的流浸膏,当用水稀释时,可避免产生沉淀和混浊。

5.本品含醇量应为52~66%。

关键字:
上一篇: 颠茄浸膏
下一篇:苧麻浸膏(血凝)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