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处方工艺> 药物制剂注解> 浸膏> 浏览文章

曼陀罗流浸膏

Extractum Stramonii Liquidum

本品为暗褐色液体,含生物碱作为莨菪碱(C17H23O3N)计算,应为0.225~0.275%(g/ml)。

【原料与用量】

曼陀罗叶(粗粉)1000g

乙醇(45%)适量

【制法】取曼陀罗叶,按渗漉法,用45%乙醇作溶媒,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1~3 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最初漉液850ml,另器保存。继续渗漉,至生物碱完全漉出,收集后漉液,用60℃以下温度蒸发、浓缩至稠膏状,加入最初收集的漉液850 ml,混合均匀,取出20 ml测定生物碱含量后,余液用45%乙醇稀释,使生物碱的含量符标准,静置澄清,滤过,即得。

【作用与用途】镇痛、镇痉药。供制曼陀罗酊等用,详见曼陀罗浸膏

【用法与用量】常用量 口服一次0.03~0.2 ml,一日0.1~0.4 ml。

极量一次0.2 ml,一日0.6 ml。

【注意】青光眼患者忌用。

【贮蘸】密闭,置凉暗处保存。

【注解】1.曼陀罗为茄科植物曼陀罗Dutura stramonium L.或紫花曼陀罗D.talula L.的干燥叶或带叶枝梢。其所含成分与功效与颠茄叶相似,含生物碱约0.2~0.4%,偶可达0.7%,主要为莨菪减,并含少量东莨菪碱。其药理作用主要由此两成分而来。中国药典(1977年版)规定含生物碱不得少于0.25%。燃烟吸入,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

2.本品在中国药典及英、美、日等国的药典上均用乙醇作溶煤,苏联药典则用氯仿水怍溶媒,按渗漉法或浸渍法抽出其有效成分后,减压蒸发浓缩制之。国内一些药厂认为用乙醇作溶媒,在工业大量生产时,乙醇的消耗置很大,致增加产品成本,故建议采用蒸馏水为溶媒,将药材粉末,用蒸馏水在55~60℃连续温浸4~5次,约12小时后,将浸出液在55~60℃以下减压蒸发浓缩至成糖浆状,加乙醇(95%)及蒸馏水适量,制成含醇量达50%的1:1流浸膏。用此法制得的产品,虽成本大为降低,但由于水作溶媒,在抽出与浓缩过程中。浸出液中的有效成分因继续受热达20余小时,发生变化而影响产品质量。茄科生药(包括曼陀罗、颠茄、莨菪与东莨菪)的制剂,在浸出液浓缩过程中处理不当,如温度过高,或加热过久,都能使有效成分部分转化或水解产生莨菪醇,致使药效降低,甚至完全丧失药效。为了避免用水浸出时在加热过程中有效成分的损失,作者等曾采用新鲜曼陀罗叶,榨取其汁液直接制成流浸膏,其操作法如下:

取除去主脉的曼陀罗鲜叶3000g,用绞碎机绞烂,再用手摇螺旋压榨机压汁,残渣用乙醇(95%)2000ml浸渍12小时,再压榨,残渣再加乙醇(45%),2000ml浸渍12小时,再压榨,三次压出的液汁合并,用布袋过滤,沥尽后用水洗涤布袋及残渣,榨出液与洗液合并,在55~60℃减压蒸发浓缩成糖浆状,加乙醇(95%)及蒸馏水适量。制成含醇量达50%的、相当于干叶l:l的流浸膏。静置澄清后,滤过,即得。

此法鲜叶经压榨后,极大部分的有效成分已随鲜汁流出,残渣为破碎的细胞组织,尚含有一部分有效成分,故须用乙醇自破碎的细胞组织中洗出,第一次用95%乙醇加于残渣中,由于残渣中尚含有一部分水分,将乙醇稀释至40~50%左右,故第二次只须用45%乙醇洗涤。将含醇的洗液合并于榨出的鲜汁中,可使其中一部分无效成分在浓缩以前即被沉淀析出而滤去,可减少制品中杂质的含量。

3.本品含醇量应为28~44%。

关键字:曼陀罗
上一篇: 曼陀罗浸膏
下一篇:姜流浸膏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