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兽药标准> 中国兽药典2015版> 二部_中药> 中药材> 浏览文章

郁金YujinCURCUMAE RADIX

本品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 Chen et C.Ling、姜黄Curcuma longa 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的干燥块根。前两者分别习称“温郁金”和“黄丝郁金”,其余按性状不同习称“桂郁金”或“绿丝郁金”。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除去泥沙和细根,蒸或煮至透心,干燥。

【性状】温郁金  呈长圆形或卵圆形,稍扁,有的微弯曲,两端渐尖,长3.5~7cm,直径1.2~2.5cm。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纵纹隆起处色较浅。质坚实, 断面灰棕色,角质样;内皮层环明显。气微香,味微苦。

黄丝郁金  呈纺锤形,有的一端细长,长2.5~4.5cm,直径1~1.5cm。表面棕灰色或灰黄色,具细皱纹。断面橙黄色,外周棕黄色至棕红色。气芳香,味辛辣。桂郁金  呈长圆锥形或长圆形,长2~6.5cm,直径1~1.8cm。表面具疏浅纵纹或较粗糙网状皱纹。气微,味微辛苦。绿丝郁金  呈长椭圆形,较粗壮,长1.5~3.5cm,直径 1~1.2cm。气微,味淡。

【鉴别】 (1)本品横切面:温郁金 表皮细胞有时残存,外壁稍厚。根被狭窄,为4~8列细胞,壁薄,略呈波状,排列整齐。皮层宽约为根直径的1/2,油细胞难察见,内皮层明 显。中柱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40~55个,间隔排列;木质部束导管2~4个,并有微木化的纤维,导管多角形,壁薄,直 径20~90μm。薄壁细胞中可见糊化淀粉粒。

黄丝郁金 根被最内层细胞壁增厚。中柱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22~29个,间隔排列;有的木质部导管与纤维连接成环。油细胞众多。薄壁组织中随处散有色素细胞。桂郁金 根被细胞偶有增厚,根被内方有1~2列厚壁细胞,成环,层纹明显。中柱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42~48个,间隔排列;导管类圆形,直径可达160μm。绿丝郁金 根被细胞无增厚。中柱外侧的皮层处常有色素细胞。韧皮部皱缩,木质部束64~72个,导管扁圆形。(2)取本品粉末2g,加无水乙醇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郁金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预饱和30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或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  不得过15.0%(附录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9.0%(附录2302)。饮片


【炮制】 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本品呈椭圆形或长条形薄片。外表皮灰黄色、灰褐色至灰棕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切面灰棕色、橙黄色至灰黑色。角质样,内皮层环明显。

【鉴别】(除横切面外) 【检查】 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 辛、苦,寒。归肝、心、肺经。

【功能】行气解郁,凉血活血,利胆退黄。

【主治】 胸腹胀满,肠黄泄泻,热病神昏,湿热黄疸。

【用法与用量】马、牛15-45g;驼30-60g;羊、猪 3-10g;兔、禽0.3~1.5g。

【注意】 不宜与丁香、母丁香同用。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关键字:郁金
上一篇: 郁李仁
下一篇:虎杖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郁金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3)
  • 郁金/经典中药(4)
  • 龙胆草郁金治精神分裂症/偏方秘方(1)
  • 葛根郁金治癫痫/偏方秘方(3)
  • 泽兰郁金治肝炎/偏方秘方(1)
  • 三七郁金汤治胃出血/偏方秘方(1)
  • 郁金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2)
  • 郁金银屑片/中成药大全(1)
  • 郁金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1)
  • 祛毒膏/膏方(1)
  • 蒸郁金鸭肉/药膳食疗(4)
  • 郁金佛手羹/药膳食疗(3)
  • 郁金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2)
  • 豁痰定狂酒/药酒大全(1)
  • 宣郁通经酒/药酒大全(0)
  • 行气止痛酒/药酒大全(7)
  • 白蚀方酒/药酒大全(3)
  • 九味消胀酒/药酒大全(4)
  • 郁金挥发油/中药提取物(3)
  • 郁金水提物/中药提取物(1)
  • 菖蒲郁金汤/中药方剂(1)
  • 启膈散/中药方剂(1)
  • 郁金香/中药图谱(7)
  • 郁金/中药图谱(10)
  • 郁金香/中华本草(2)
  • 郁金/中华本草(6)
  • 郁金散/中药_散剂(36)
  • 郁金香根/中草药大全(4)
  • 郁金香/中草药大全(5)
  • 郁金/中草药大全(10)
  • 板茵茶/药茶(21)
  • 蒲肝茶/药茶(22)
  • 茯苓蚕茶/药茶(5)
  • 茵郁茶/药茶(5)
  • 柴郁茶/药茶(0)
  • 郁金茶/药茶(5)
  • 郁芩茶/药茶(2)
  • 郁细姜茶/药茶(6)
  • 郁金木香茶/药茶(3)
  • 郁金归茶/药茶(5)
  • 郁皂茶/药茶(2)
  • 郁芦茶/药茶(2)
  • 郁葱茶/药茶(4)
  • 郁蒲茶/药茶(2)
  • 郁桃茶/药茶(1)
  • 郁旋茶/药茶(2)
  • 丹茵茶/药茶(2)
  • 蒲郁茶/药茶(4)
  • 草部·郁金/本草纲目(5)
  • 安宫牛黄丸/传统方剂(7)
  • 安宫牛黄丸/传统方剂(2)
  • 郁金/中草药大全(21)
  • 郁金银屑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10)
  • 郁金/中国药典2015年版(20)
  • 加减郁金散/粉散剂(19)
  • 牛黄郁金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
  • 郁金银屑片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郁金/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郁金散/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郁金/中药手册(7)
  • 郁金香/中药手册(14)
  • 郁金香根/中药手册(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