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其它> 中国植物志> 浏览文章

10a.八月竹(原变种)图版92:1-3
var. szechuanensis
竿高2.5-4 (6)米,粗1.5-2厘米,竿基数节的节内均有刺瘤状气生根;节间圆筒形或近于四棱形,表面平滑,长18-22厘米,竿壁较厚;竿环平或微突起,箨环较高,初期有易脱落的褐色绒毛;竿每节分3枝,枝的节间在分枝之一侧有沟槽和纵脊。箨鞘短于节间,脱落性,厚纸质,背面光滑无毛,具紫黑色纵条纹,纵肋明显,边缘略具纤毛,箨舌平或略呈拱形隆起,高0.5-1毫米;箨片作锥状三角形,长3-5毫米,基部与鞘顶连接处略具关节。末级小枝具1-3叶;叶鞘革质,光滑,边缘生纤毛,鞘口繸毛苍白色,长3-5毫米;叶舌低矮,高仅1-1.5毫米;叶片长圆披针形,长18-20厘米,宽1.2-1.5厘米,次脉4-6对。花枝可反复分枝,分枝顶端有叶或无叶,分枝常与假小穗混生于各节上,具叶小枝下部各节计有假小穗1-3枚;假小穗有0-4苞片,上部1或2片有芽或有次生假小穗;小穗含小花3或4朵;颖2或3,外稃卵圆披针形,先端渐尖,纵脉7-9条;内稃长卵圆形,几与其外稃同长,先端钝圆头或微凹,背部具2脊;鳞被3,靠近外稃的2片较近内稃的另一片为大,膜质,上部边缘着生细长白色纤毛;花药黄色;子房卵圆形,花柱甚短,近基部即分裂为2枚羽毛状柱头。颖果卵状椭圆形,长15毫米,粗6毫米,果皮厚约0.8-1毫米,呈坚果状,但果皮与种皮难于分离,仅与胚乳部分相游离。
四川特产,在雅安、峨眉、灌县、金河口、峨边、马边、天全、美姑、南川均有分布。生于海拔1000-2400米山区。模式标本采自四川西部瓦山。
本种因果皮较厚,类似金佛山方竹C. utilis (Keng) Keng f.,但其竿较矮小,节间光滑,刺状气生根仅见于竿近地面数节,竿箨背部无毛,不具灰白色圆斑,而与之有别。



关键字:八月 变种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八月炸酒/药酒大全(1)
  • 回兴酒/药酒大全(2)
  • 真毛黄芪(变种)/中国植物志(3)
  • 蓝花黄芪(原变种)/中国植物志(2)
  • 光叶东俄洛黄芪(变种)/中国植物志(4)
  • 光果蓝花黄芪(变种)/中国植物志(1)
  • 短花东俄洛黄芪(变种)/中国植物志(3)
  • 东俄洛黄芪(原变种)/中国植物志(8)
  • 长齿东俄洛黄芪(变种)/中国植物志(3)
  • 真毛黄芪 (变种)/中国植物志(3)
  • 一花黄芪(变种)/中国植物志(3)
  • 小苞黄芪 (原变种)/中国植物志(4)
  • 无毛川西黄芪 (变种)/中国植物志(6)
  • 弯齿黄芪 (原变种)/中国植物志(5)
  • 黑毛多枝黄芪 (变种)/中国植物志(3)
  • 东俄洛黄芪 (原变种)/中国植物志(3)
  • 大花窄翼黄芪 (变种)/中国植物志(3)
  • 川西黄芪 (原变种)/中国植物志(6)
  • 长果颈黄芪 (原变种)/中国植物志(6)
  • 长齿东俄洛黄芪 (变种)/中国植物志(5)
  • 扁茎黄芪 (原变种)/中国植物志(3)
  • 毛木防己(变种)/中国植物志(15)
  • 木防己 (变种)/中国植物志(9)
  • 毛木防己 (变种)/中国植物志(4)
  • 木防己(原变种)/中国植物志(10)
  • 刀羽耳蕨(变种)/中国植物志(2)
  • 刀果鞍叶羊蹄甲(变种)/中国植物志(6)
  • 白花假糙苏-二花 (变种)/中国植物志(3)
  • 八月竹/中国植物志(4)
  • 八月瓜属/中国植物志(2)
  • 八月瓜(原变种)/中国植物志(3)
  • 八月瓜/中国植物志(3)
  • 一花无柱兰(原变种)/中国植物志(4)
  • 一花黄耆(变种)/中国植物志(1)
  • 八月札/中药图谱(3)
  • 八月札/中华本草(9)
  • 八月瓜/中华本草(2)
  • 八月炸/中草药汇编(3)
  • 八月炸/中草药大全(3)
  • 八月札/中草药大全(2)
  • 八月瓜/中草药大全(3)
  • 八月札/中药手册(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