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其它> 中国植物志> 浏览文章

14. 地不容(滇南本草) 图版11:1-3 Stephania epigaea Lo in Acta Phytotax. Sin. 16: 34. 1978 et in Acta Pharm. Sin. 15: 675. 1980 et in Bull.Bot. Res. 2 (1): 41. 1982; 云南植物志3: 246.图版69 (7-9). 1983. ——S. delavayi Diels in Engler, Pflanzenreich IV. 4: 275. 1910. p. min. p. quoad spec. Henry 10312B (fr.) et descr. fr. 草质、落叶藤本,全株无毛;块根硕大,通常扁球状,暗灰褐色。嫩枝稍肉质,紫红色,有白霜,干时现条纹。叶干时膜质,扁圆形,很少近圆形,长3-5厘米,宽5-6.5厘米,极少达长7.5厘米,宽9厘米,顶端圆或偶有骤尖,基部通常圆,下面稍粉白;掌状脉向上的3条,向下的5-6条,纤细;叶柄长通常4-6厘米,有时达11厘米,盾状着生于叶片近基部约1-2厘米处。单伞形聚伞花序腋生,稍肉质,常紫红色而有白粉,雄花序梗长1-4厘米,有时仅5毫米,簇生几个至10多个小聚伞花序,每个小聚伞花序有花2-3朵,很少5-7朵;雄花:萼片6,常紫色,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3-1.6毫米;花瓣3或偶有5-6,紫色或橙黄而具紫色斑纹,稍肉质,阔楔形或近三角形,长约0.4-0.7毫米;聚药雄蕊长0.4-0.5毫米;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但较紧密,总花梗长通常1-3厘米;雌花:萼片1,倒卵形或楔状倒卵形,长不及1毫米;花瓣2或1,倒卵状圆形或阔倒卵形,长与萼片近相等。果梗短而肉质,核果红色;果核倒卵圆形,长6-7毫米,宽5毫米,背部二倒各有小横肋16-20条,胎座迹不穿孔。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产于云南东部、中部和西部,四川西部和南部。常生于石山,亦常见栽培。模式标本采自昆明。 本种块根是云南著名的传统中草药,味苦而辛,性凉,有小毒,功能清热解毒、镇静、理气、止痛。 白药或白大药是兽医常用药,云南用的据报道也是这种植物的块根。 近据报道本种块根含较多量之千金藤素(瑟法丹质)(cepharanthine)和轮环藤宁 (cycleanine)。

关键字:地不容
上一篇: 大叶地不容
下一篇:短梗地不容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地不容/经典中药(5)
  • 地不容生物碱/中药提取物(3)
  • 云南地不容(原变种)/中国植物志(8)
  • 毛萼地不容/中国植物志(7)
  • 云南地不容/中国植物志(11)
  • 药用地不容/中国植物志(3)
  • 小叶地不容/中国植物志(4)
  • 小花地不容/中国植物志(6)
  • 米易地不容/中国植物志(6)
  • 马山地不容/中国植物志(4)
  • 临沧地不容/中国植物志(3)
  • 江南地不容/中国植物志(6)
  • 黄叶地不容/中国植物志(3)
  • 荷包地不容/中国植物志(3)
  • 河谷地不容/中国植物志(5)
  • 海南地不容/中国植物志(7)
  • 桂南地不容/中国植物志(1)
  • 广西地不容/中国植物志(3)
  • 西藏地不容/中国植物志(3)
  • 短梗地不容/中国植物志(4)
  • 大叶地不容/中国植物志(11)
  • 大花地不容/中国植物志(5)
  • 川南地不容/中国植物志(3)
  • 齿叶地不容/中国植物志(3)
  • 长柄地不容/中国植物志(7)
  • 地不容组/中国植物志(4)
  • 地不容/中药图谱(6)
  • 小叶地不容/中华本草(3)
  • 江南地不容/中华本草(4)
  • 海南地不容/中华本草(6)
  • 光叶地不容/中华本草(5)
  • 地不容/中华本草(4)
  • 地不容/中草药汇编(3)
  • 小叶地不容/中草药大全(4)
  • 江南地不容/中草药大全(6)
  • 海南地不容/中草药大全(5)
  • 光叶地不容/中草药大全(5)
  • 地不容/中草药大全(3)
  • 地不容/中草药大全(207)
  • 江南地不容/中草药大全(11)
  • 地不容/中药手册(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