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华本草> 浏览文章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拼音名】Qiáo Mù Zǐ Zhū

【英文名】root or leaf of Tree Beautyberry

【别名】紫珠、大树紫珠、白叶子树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南洋紫珠的根、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licarpa arborea Roxb.[C.tomen-tosa Lam.et Bakh.]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叶,夏季采收,晒干或研末。

【原形态】乔木,高约8m。幼枝四棱形,与叶柄及花序均密生黄褐色粉状分枝茸毛。叶对生;叶柄长3-6cm,粗壮,上面有沟槽;叶片革质,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3-37cm,宽7-1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宽楔形或钝圆,表面深绿色,具光泽,幼时有毛,老后脱落,背面密生黄褐色星状茸毛,边缘近全缘;侧脉8-10对。聚伞花序6-8次分歧,宽6-11cm;花序梗四棱形,长于或等于叶柄,具线形小苞片;花萼杯状,萼齿4裂,钝三角形或不明显,外面密生灰白色星状茸毛;花冠先端4裂,钝三角形或不明显,外面密生灰白色星状蔚毛;花冠先端4裂,长约3cm,紫色至淡紫色,有细毛;雄蕊4,伸出于花冠外;子房球形,密生星状毛。果实径约2mm,成熟时紫褐色,干后变黑色。花期5-7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1600m的向阳山坡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西藏。

【化学成份】叶含有熊果酸(ursolic acid),表羽扇豆醇(epilupeol),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马期里酸(maslinic acid),羽扇豆醇乙酸(acetate of lupeol),β-香树脂醇乙酸(ac-etate of β-amyrin),β-谷甾醇乙酸酯(acetate of β-sitosterol),乙酸甲酯(methyl acetate)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树皮中含白桦脂酸甲酯(methyl betulinate)和降香萜烯醇(bauerenol)。心材中含β-谷甾醇和齐墩果酸等。

【性味】微苦涩;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清热解毒。主衄血;咯血;胃肠道出血;妇女崩漏;咽喉肿痛;外伤出血;烧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研末撒。

【各家论述】《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凉血止血。治外伤出血,消化道出血,衄血,妇女崩漏。

关键字:乔木 紫珠
上一篇: 乔木五加
下一篇:荞麦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紫珠叶/经典中药(8)
  • 大叶紫珠/经典中药(4)
  • 裸花紫珠片/中成药大全(5)
  • 紫珠叶水提物/中药提取物(5)
  • 广 东 紫 珠/20版中药材(4)
  • 紫珠叶/中药图谱(17)
  • 紫珠/中药图谱(22)
  • 红紫珠/中药图谱(7)
  • 紫珠/中华本草(5)
  • 云南紫珠/中华本草(3)
  • 乔木五加/中华本草(4)
  • 红紫珠/中华本草(3)
  • 大叶紫珠/中华本草(5)
  • 紫珠/中草药汇编(6)
  • 乔木刺桐/中草药汇编(6)
  • 大叶紫珠/中草药汇编(2)
  • 紫珠叶/中药材(10)
  • 紫珠叶/中草药大全(15)
  • 紫珠/中草药大全(12)
  • 云南紫珠/中草药大全(4)
  • 乔木紫珠/中草药大全(6)
  • 乔木五加/中草药大全(2)
  • 乔木刺桐/中草药大全(4)
  • 红紫珠/中草药大全(4)
  • 大叶紫珠/中草药大全(6)
  • 长叶紫珠/中草药大全(5)
  • 大叶紫珠/中草药大全(25)
  • 紫珠叶/中草药大全(15)
  • 裸花紫珠胶囊/中国药典2015年版(8)
  • 裸花紫珠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11)
  • 紫珠叶/中国药典2015年版(25)
  • 广东紫珠/中国药典2015年版(11)
  • 大叶紫珠/中国药典2015年版(19)
  • 裸花紫珠片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1)
  • 紫珠止血液/历史药品质量标准(4)
  • 紫珠叶/历史药品质量标准(43)
  • 大叶紫珠 - 紫珠叶/中药手册(11)
  • 大叶紫珠/中药手册(22)
  • 紫珠叶/中药手册(11)
  • 长叶紫珠/中药手册(11)
  • 乔木紫珠/中药手册(8)
  • 乔木刺桐/中药手册(11)
  • 红紫珠/中药手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