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1.《广东中药》。
2.《桂海虞衡志》:石栗,圆如弹子,每棵有梗抱附之,类杓柄,肉黄白甘韧,附肉有白靥。不可食,发人病。北人呼为海胡桃是也。
【拼音名】Shí Lì Zi
【英文名】Seed of Belgaum Walnut, Seed of Kekuioiplant, Seed of Bancouloiplant, Seed of Lumbangoilplant, Seed of Otaheite Walnut
【别名】海胡桃、黑桐油、油果、检果。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石栗的成熟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eurites moluccana (L.)Willd.[Jatropha moluccana L.]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熟时采收,取出种子,晒干。
【原形态】石栗 常绿乔木,高达13m。幼枝和花序均被揭色星状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6-12cm,顶端有2枚小腺体;叶片卵形至阔披针形,长10-20cm,宽5-17cm,先端渐尖,基部钝或截平,稀有急尖或浅心形,全缘或3-5裂,幼时两面被褐色星状短柔毛,后变无毛或仅于背面流被星状短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白色。圆锥花序顶生,雄花花萼阔卵形,长约3mm,通常2深裂,镊合状,外面密被星状短柔毛;花瓣5,长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约6mm,先端钝,基部被毛;雄蕊15-20,着生于隆起、被毛的花托上,花丝短,基部被星状短柔毛,花药卵形,向内;雌花花被与雄花无异;子房球形,长约2mm,密被星状短柔毛,2室,花柱2裂。核果肉质,近球形或阔卵形,直径5-6cm,具纵棱,有种子l-2颗。花期4-7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野生或栽培于树旁及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干燥种子,外有硬壳,呈不规则的扁圆形,径约2-3cm,先端凸起稍尖,外表有黄白色白膜。除去薄膜,显出黄绿色或棕褐色之木质坚硬种皮。表面凹凸不平,有浅纵沟,腹面有明显的种脐,种脊明显或模糊,种皮厚约2mm,内有白色种仁,极富油质,味甘而油腻。以个大、饱满为佳。
【化学成份】壳占种子全重的68%,含7.9%-9.8%,粗蛋白1.7%-2.2%,灰分4.0%-7.7%。种仁占种子全重的32%,含油54.77%(棕榈酸8.17%,硬脂酸3.38%,油酸39.52%,亚麻酸38.29%,甘油8.68%,不皂化物0.96%)。去油的残渣含蛋白质45.15%,糖31.47%,谷氨酸7.05%。
【药理作用】种子油中的辛辣树脂,有致泻作用。
【性味】甘;寒;有小毒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活血;润肠。主闭经;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烧灰存性。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广东中药》Ⅱ:生吃能令人呕,孕妇禁服。
【各家论述】《广东中药》Ⅱ:通经,清瘀热,治经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