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方剂> 浏览文章
  【方剂名】导痰汤 ,出自宋·《重订严氏济生方》。本方之组成来源于二陈,历代以导痰汤名者甚众,最早记载应为南宋,《传信适用方》之导痰汤,其方中无炙甘草,而加入炙甘草的导痰汤首见于宋,《重订严氏济生方》,更合二陈之法,后世应用多以此论。

  【组成】半夏(汤洗七次)四两(120克),去皮炮天南星、橘红、麸炒去瓤枳实、去皮赤茯苓各一两(30克),炙甘草半两(15克)。

  【用法】上药㕮咀,每服四钱(12克),水二盏,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后。

  【功效】燥湿祛痰,行气开郁。

  【主治】主治一切痰厥,头目眩晕,或痰饮壅盛,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吐逆,喘急痰嗽,涕唾稠黏,坐卧不安,不思饮食等,苔腻,脉滑。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脑卒中、卒中后抑郁症、心绞痛、慢性胃炎等病症。

  1.脑卒中:采用导痰汤治疗出血性脑卒中(中经络),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加用导痰汤加味治疗,同时教会患者进行主动锻炼或由家属帮助进行被动功能锻炼,30日为1个疗程。以MESS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和Bath指数评分为疗效评判标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肿体积明显减少,治疗组患者的MESSS评分下降比对照组快,Bath指数评分上升比对照组快,总体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中医药导报》2008年第7期)

  2.卒中后抑郁症:采用导痰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症,治疗组35例予导痰汤,对照组35例口服盐酸氟西汀,以30日为1个疗程。以HMAD积分降至8分以下,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为显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71.4%,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组肠胃道不适症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第4期)

  3.心绞痛:采用加味导痰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8例,与二硝酸异山梨酯治疗30例为对照,同时配合健康教育和饮食控制等处理。2~3周为1个疗程。以治疗后的心绞痛症状分级降低2级,心绞痛基本消失(即在较重的超过日常活动的体力活动时也基本不出现心绞痛),也不用硝酸甘油者为临床显效标准;以心电图恢夏至大致正常,即正常范围或达到正常心电图者为心电图显效标准;以证候积分减少>95%为中医证候临床治愈标准。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缓解、硝酸甘油停减量、心电图及血脂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湖南中医杂志》2011年第2期)

  4.慢性胃炎:导痰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70例,与西医常规治疗50例作为对照;连续服用4周为1个疗程。以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且减轻2个级度或达轻度者为临床治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总有效率76.0%。(《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方解】本方为燥湿化痰基础方二陈汤加胆星、枳实,涤痰之力尤胜。方中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散结;枳实下气行痰;半夏燥湿祛痰;橘红下气消痰药加强豁痰顺气之力;茯苓渗湿,甘草和中。全方共奏燥湿化痰,行气开郁之功,气顺则痰自下降,晕厥可除,痞胀得消。

  【现代研究】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脂血症、慢性精神分裂症、肥胖型糖耐量异常、不孕症、复发性多软骨炎、帕金森病等属痰浊壅盛证者。

  【方歌】导痰汤内用二陈,南星枳实生姜成。


关键字: 燥湿 祛痰 四钱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祛痰止咳颗粒/中成药大全(2)
  • 祛痰灵口服液/中成药大全(7)
  • 灵宝膏/膏方(1)
  • 升麻膏/膏方(1)
  • 千槌膏/膏方(1)
  • 木瓜膏/膏方(11)
  • 大补延龄膏/膏方(0)
  • 螺泥膏/膏方(1)
  • 瞑眩膏/膏方(4)
  • 行水膏/膏方(5)
  • 消水膏/膏方(0)
  • 涂脐膏/膏方(2)
  • 葱豆膏/膏方(10)
  • 葶苈膏/膏方(0)
  • 椒目膏/膏方(0)
  • 香鲫膏/膏方(4)
  • 猪膏发煎/膏方(2)
  • 清热养肝活络膏/膏方(0)
  • 清肝膏/膏方(0)
  • 防风补煎/膏方(3)
  • 金仙膏/膏方(1)
  • 七宝膏/膏方(0)
  • 猪胆膏/膏方(4)
  • 清肝滋脾化痰膏/膏方(5)
  • 和肝理脾膏/膏方(1)
  • 调肝和胃膏/膏方(0)
  • 二姜膏/膏方(7)
  • 和肝理气化湿膏/膏方(1)
  • 疏肝理脾膏/膏方(0)
  • 青龙膏/膏方(4)
  • 千枣膏/膏方(0)
  • 蒴藋煎/膏方(6)
  • 白芥子膏/膏方(2)
  • 大豆煎/膏方(0)
  • 丹参膏/膏方(0)
  • 疏风活络敷药膏/膏方(0)
  • 正容膏/膏方(2)
  • 祛风至宝膏/膏方(1)
  • 天仙膏/膏方(1)
  • 麻黄膏/膏方(9)
  • 敷药大枫子膏/膏方(2)
  • 土大黄膏/膏方(0)
  • 趁风膏/膏方(3)
  • 御风膏/膏方(0)
  • 至圣一醉膏/膏方(1)
  • 清热养肝和络膏/膏方(2)
  • 二青膏/膏方(8)
  • 愈膈膏/膏方(1)
  • 消疬膏/膏方(4)
  • 资生健脾膏/膏方(3)
  • 胶蜡汤/膏方(3)
  • 二仙膏/膏方(2)
  • 黄白膏/膏方(1)
  • 大蒜膏/膏方(0)
  • 消痞膏/膏方(4)
  • 堇菜膏/膏方(0)
  • 摩风膏/膏方(1)
  • 神验膏/膏方(2)
  • 醋石榴煎/膏方(3)
  • 备急膏/膏方(2)
  • 天南星膏/膏方(4)
  • 钓痰膏/膏方(0)
  • 五痫膏/膏方(1)
  • 木香煎/膏方(2)
  • 大岩蜜汤膏/膏方(0)
  • 治大便色青膏/膏方(0)
  • 阳和启脾膏/膏方(0)
  • 加减健脾阳和膏/膏方(3)
  • 健脾膏/膏方(0)
  • 泻痢膏/膏方(1)
  • 紫花地丁膏/膏方(0)
  • 外灸膏/膏方(0)
  • 贴痞膏/膏方(4)
  • 八反膏/膏方(2)
  • 消癖膏/膏方(8)
  • 水红花膏/膏方(2)
  • 长肉膏/膏方(2)
  • 固阳膏/膏方(4)
  • 扶阳益火膏/膏方(3)
  • 耆婆汤/膏方(1)
  • 五仁斑龙胶/膏方(1)
  • 治赢瘦膏煎/膏方(53)
  • 通经膏/膏方(0)
  • 三神膏/膏方(2)
  • 填骨万金煎/膏方(1)
  • 陆抗膏/膏方(2)
  • 专翕大生膏/膏方(1)
  • 乌附膏/膏方(2)
  • 仙方凝灵膏/膏方(2)
  • 犊髓全阳膏/膏方(4)
  • 代灸膏/膏方(3)
  • 代参膏/膏方(0)
  • 补精膏/膏方(1)
  • 牛髓膏/膏方(2)
  • 骨填煎/膏方(2)
  • 琼脂膏/膏方(2)
  • 地仙膏/膏方(0)
  • 乌梅荔枝膏/膏方(1)
  • 养阴理气膏/膏方(0)
  • 茱萸煎/膏方(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