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首页中药大全中药方剂偏方秘方中药图片中药养生中药鉴定中药名著中成药" />
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鉴定> 浏览文章
  【鉴定中药材名】通草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 Hook.) K. Koch的干燥茎髓。此药善于通淋利水、通乳,故名通草。因其是从茎木中通脱而出的茎髓,故又名通脱木。

  【药材历史考证】现在的通草药材,原名通脱木。其始载本草《本草拾遗》云:“通脱木,无毒。……生山侧,叶似革麻,心中有瓤,轻白可爱。女工取以饰物。”《本草图经》曰:“而俗间所谓通草,乃通脱木也。此木生山侧,叶如革麻,心空,中有瓤,轻白可爱。女工取以饰物。……《山海经》又名寇脱,生江南,高丈许,大叶似荷而肥,茎中有瓤正白者是也。”并附有“通脱木”图。《本草蒙荃》曰:“通脱木因白瓤中藏,脱木得之,名竟直述。……通脱木轻虚洁白,皮木脱除。”《本草品汇精要》始以通草作为通脱木药材的正名,并曰:“通脱木,据《图经》苗茎,即是今之通草耳。……其通草茎中有瓤,轻虚正白。”李时珍曰:“今之通草,乃古之通脱木也。”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药用通草相符。

  至于《新修本草》之前的古本草所载“通草”则是专指木通科植物木通。参见木通一药的“本草考证”项下内容。

  【植物形态鉴定】常绿灌木,高1~3.5m。茎直立,木质而不坚,幼时密生黄色星状厚绒毛,后毛渐脱落,中央有白色轻软纸质的大形髓部。叶大,互生,集生于茎顶,叶柄长30~50cm;叶片纸质或薄革质,长50~75cm,宽50~70cm,掌状5~11浅裂至中裂,裂片倒卵状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常再分裂为2~3小裂片,顶端渐尖,边缘全缘或疏生粗齿,上面无毛,下面密被白色厚绒毛,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锥形,长7.5cm。多数伞形花序集成圆锥花序,长达50cm以上;苞片披针形,长1~3.5cm;伞形花序直径1~1.5mm;花梗长3~5mm;花萼长1mm;花瓣4,稀5,淡黄白色,三角状卵形,长2mm,外面密生星状厚绒毛;雄蕊与花瓣同数;子房2室;花柱2,离生,先端反曲。核果状浆果球形,紫黑色,直径约4mm。花期10~12月,果期次年1~2月。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呈圆柱形,长20~40cm,直径10~25mm。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有浅纵沟纹。体轻,质松软,稍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显银白色光泽,中部有直径3~15mm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纵剖面呈梯状排列,实心者少见。气微,味淡。

  【药材显微鉴定】横切面:全部为薄壁细胞,椭圆形、类圆形或近多角形,外侧的细胞较小,纹孔明显,有的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5~64μm。

  【生境分布】生于向阳山坡、屋边、路旁及杂木林中。本种在我国分布于北自陕西,南至广西、广东,西起云南、四川,经贵州、湖南、湖北、江西至福建、台湾。

  【采集加工】秋季割取茎,截成段,趁鲜取出髓部,理直,晒干。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切厚片。

  【性能功用】甘、淡,微寒。归肺经、胃经。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内服:3~4.5g,水煎服。孕妇慎用。

  【附注

  1.置干燥处贮藏。

  2.除以上正品通草以外,在我国的部分地区作为通草药用的主要还有旌节花科植物喜马山旌节花Stachyiurus himalaicus Hook.f.et Thoms.、中国旌节花Stachyiurus chnensis Franch.或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Helwingia japonica( Thunb.) Dietr的干燥茎髓。药材习称小通草。喜马山旌节花和中国旌节花的药材性状特征:呈圆柱形,长30~50cm,直径0.5~1cm。白色或淡黄色。表面无纹理。体轻,质松软,捏之能变形,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无空心,显银白色光泽。水浸后有粘滑感。无臭,无味。青荚叶的药材形状与前者基本相似,其主要区别特征:表面有浅纵条纹。质较硬,捏之不易变形。水浸后无粘滑感。小通草功效与通草相似而稍逊,有清热利尿、下乳的功能,可用于小便不利,乳汁不下,尿路感染。内服常用量为3~4.5g。据药理研究表明,青荚叶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而喜马山旌节花利尿作用不明显。


关键字:通草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