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败酱
Bài Jiànɡ
败酱
别名:鹿肠、鹿首、马草、泽败、鹿酱、酸益、苦菜、苦蘵、野苦菜、苦猪菜、苦斋公、豆豉草、豆渣草、白苦爹、苦苴、败酱草、野苦菜;苦斋公;豆豇草;豆渣草;观音菜;白苦爹、苦叶菜、萌菜、女郎花
功效作用:清热解毒;活血排脓。主肠痈;肺痈;痈肿;痢疾;产后瘀滞腹痛
英文名:Dahurian Patrinia Herb Whiteflower Patrinia Herb, Herb of Dahurian Patrinia, Herb of Whiteflower Patrinia, 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Patrinia villosa Juss.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毒性无毒归经肝经、大肠经药性平药味苦

败酱(黄花龙牙)

学名: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英文名:Yellow Patrinia

科名:败酱科 Valerianaceae

多年生草本,高1—1.5米。根状茎横走,有陈腐气味;地上茎下部有脱落性倒生粗毛,茎上部近无毛或有一排硬毛。基部叶簇生,卵形或长卵形,有长柄,不裂或羽状分裂,钝头,边缘有粗齿,花时枯萎;茎生叶对生,披针形或阔卵形,长5-15厘米,2-3对羽状深裂或全裂,顶端裂片最大,椭圆形或卵形,两侧裂片椭圆形或披针形,向下逐渐变小,边缘有粗齿,两面疏生粗毛或近无毛;靠近花序的叶片线形,全缘。顶生大型伞房状聚伞花序;花序梗仅一侧有白色硬毛,苞片小;花萼不明显;花冠黄色,直径2-4毫米,上端5裂;雄蕊4。瘦果长椭圆形,长3-4厘米,无翅状苞片,仅有由不发育2室扁成窄边。花期7—8月。

分布广,全国各省都有,生于山坡草丛中。

根状茎和根有镇静作用,清热利湿、解毒排脓、活血去瘀,主治阑尾炎、肠炎、肝炎、痢疾、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 根含少量挥发油、多种皂贰、葡萄糖等。

释名:苦菜、泽败、鹿肠、鹿首、马草。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1、腹痈有脓。用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改酱五分,共捣为末。每取一匙,加水二升,煎成一升,一次服下。

2、产后恶露。用败酱、当归各六分,续断、芍药八分,芎穷、竹茹各四分,生地黄(炒)十二分,加水二升煮成八合,空心服下。

3、产后腹痛。用败酱五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每服二合,一天服三次。

4、蠼螋尿疮。用败酱煎汁涂搽,有效。

参考

  • 《本草纲目 · 败酱》
关键字:
上一篇: 柏子仁
下一篇:败酱草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