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冰草白穗
Bīnɡ Cǎo Bái Suì
冰草白穗
别名:?
功效作用:清热利湿。主淋证;赤白带下
英文名:diseased fruit-spike of Common Aneuroplepidium
始载于《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毒性?归经?药性寒药味苦

冰草白穗,中药名。为禾本科赖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赖草的带菌果穗。秋季采收。《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微寒”,可用于淋症,带下等症。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中药药性
    1. 性味归经
    2. 功效主治
    3. 用法用量
  3. 药方选录
  4. 药材来源
    1. 来源考证
    2. 药材基原
    3. 产地溯源

基本信息

中药名 冰草白穗

汉语拼音 bing cao bai sui

原植物 Leymus secalinus (Georgi) Tzvel.

科属分类 禾本科

拉丁药名 Spica Aneurolepidii Cum Bacterii

药用部位 植物带菌果穗。

功效分类 清热燥湿药。

附注 植物描述,详见词条:赖草  

中药药性

性味归经

味苦;性微寒。  

功效主治

清热利湿。主治淋证;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药方选录

1.之淋病:冰草白穗30g。水煎服。

2.治赤白带下:冰草白穗15g,败酱草30g。水煎服(1-2方出自《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药材来源

来源考证

出自《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药材基原

为禾本科植物赖草(Leymus secalinus (Georgi) Tzvel.)的带菌果穗。  

产地溯源

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和四川等地。

关键字:
上一篇: 冰草
下一篇:冰凉花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