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撑篙竹
Chēnɡ Gāo Zhú
撑篙竹
别名:油竹、白眉竹、花眉竹
功效作用:清热;除烦;止呕;止血。主热病烦渴;呕吐;小儿惊厥;吐血;衄血
英文名:Punting Pole Bambusa
始载于《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毒性?归经?药性凉药味甘、苦

撑蒿竹(Bambusa pervariabilis McClure)
别名:油竹、白眉竹、花眉竹

禾本科(Gramineae)

一般特性:植株丛生,无刺,秆直立或茎直立,高达15米,径6厘米,顶端不弯垂,出枝习惯低;节间圆柱形,密被小刚毛,常有白色条纹;秆材厚而坚实;枝多数,丛生而平伸,枝与小枝上的箨幼时紫色;秆箨的形状和被毛变异大。

生态分布:广东。

备注:为华南良竹之一,常见于广东省的西北江,广州近郊亦常栽培。竹材坚实,为棚架良材;又常用作船上的撑篙,故有此名。

撑篙竹(B.perariabilis McaClure)

别名:稿竹、泥竹、虾须竹、油竹秆高10-15m,径4-6㎝,节间长20-45㎝,壁厚达8mm,表面绿色,幼时被白粉和易落白色细毛;基部节间具黄白色条纹,节上环生灰白色毛环。分枝坚挺且低。秆箨绿色,具淡色纵条纹,厚纸质,箨鞘先端呈不对称的圆拱形;箨耳明显,均具皱折,边缘具流苏状卷曲遂毛,大耳椭圆形下延,约比小耳大1倍,小耳卵形;箨舌高2-5mm,边缘锯齿状;箨叶直立,长三角形,背面无毛,腹面有细刺毛。叶片长披针形,长9-14㎝,宽0.7-2.5㎝,背面密生短柔毛。竹材坚实挺直,可作棚架、撑篙、农具、家具及建筑用材,亦可劈篾编织竹器,节间去皮适刮下中层为“竹茹”,可入药用以清热、治吐篾 小儿惊病等症。

分布: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的河岸或低丘,喜疏松湿润土壤。

关键字:
上一篇: 柽柳
下一篇:橙子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