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慈竹根
Cí Zhú Gēn
慈竹根
别名:?
功效作用:下乳。主乳汁不通
英文名:rhizome of Omei Mountain Bamboo
始载于《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毒性?归经?药性?药味?

【药名】慈竹根

【汉语拼音】ci zhu gen【英文名】rhizome of Omei Mountain Bamboo

【拉丁名】Neosinocalamus affinis(Rendli)Keng f.[Sinocalmus affinis(Rendle)McClure]

【生态环境】现多见于农家栽培房前屋后的平地或低丘陵。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各地。  

植物形态

慈竹植株呈乔木状。高5-10m,梢端细长作弧形或下垂,全竿共30节左右;节间圆筒形,长15-30(-60)cm,径3-6cm,表面贴生灰白色或褐色疣基小刺毛;竿环平坦;箨环明显;箨鞘革质,背部密被白色


Bkcfu.jpg

短柔毛和棕黑色刺毛,鞘口宽广而下凹,略呈“山”字形,箨耳无;箨舌呈流苏状,连同繸毛高约1cm许;箨片两面均被白色小刺毛,具多脉。竿每节约有20条以上的分枝,呈半轮生状簇聚,水平伸展,主枝稍显著,其下部节间长可10cm,径约5mm。末级小枝具数叶乃至多叶;叶鞘长4-8cm,无毛,具纵肋;叶舌截形,棕黑色,高1-1.5mm,上缘啮蚀状细裂;叶片窄披针形,上面无毛,下面被细柔毛,次脉5-10对;叶柄长2-3mm。花枝束生,常弯曲下垂,长20-60cm,节间长1.5-5.5cm;假小穗长达1.5cm;颖0-1,长约6-7mm;外稃宽卵形,具多脉,边缘生纤毛,内稃脊上有纤毛;鳞被3-4;雄蕊6;花柱具微毛,向上分裂为2-4羽毛状柱头。果实纺缍形,黄棕色,易与种子分离而为囊状果。笋期6-9月或自12月至翌年3月,花期多在7-9月,但可持续数月之久。  

药用价值

【功效】下乳

【科属分类】禾本科


Bkcfv.jpg

【拉丁文名】Rhizoma Bambusae Omeiensis

【考证】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主治】乳汁不通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功效分类】通经药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60-120g;或炖肉。

【出处】《中华本草》

关键字:
上一篇: 慈乌
下一篇:磁石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