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粗叶耳草
Cū Yè ěr Cǎo
粗叶耳草
别名:节节花、莺哥利、光天化戟、细茜草、大号杉刺癀、小号大角荚、茜草节节花、锅老根、杀虫草
功效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小儿麻痹症,风湿痹痛,感冒发热;咽喉痛;胃肠炎;蛇虫咬伤;疔疮疖肿
英文名:Herb of Hispid Hedyotis, Auricled Hedyostis Herb
始载于《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毒性?归经肺经、脾经药性凉药味苦

粗叶耳草

【别名】节节花

【来源】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粗叶耳草Hedyotis hispida Retz.[Oldenlandia hispida Poir.]的全草。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小儿麻痹症(瘫痪),感冒发热咽喉痛,肠胃炎;外用治蛇咬伤,蜈蚣咬伤,狗咬伤。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捣烂敷伤口。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粗叶耳草

(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

【异名】节节花。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粗叶耳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粗叶耳草

一年生披散草本。枝粗糙或被粗毛。叶无柄,近膜质或纸质,披针形至卵状椭圆形,长2.5~6.5厘米,宽6~20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或被粗毛,边缘背卷;托叶有少许长睫毛,长4~5毫米。团聚花序,腋生,有花2~6朵;花白色,有香气,无柄;萼长约3毫米,被粗毛;花冠长约4.5毫米,顶端有簇毛。蒴果卵形,长2.5毫米,宽1.5~2毫米,被粗毛。花期秋季。

生于山坡阴湿地。分布我国南部。

【采集】秋季采全草,晒干或鲜用。

【性味】甘,平。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选方】①治小儿麻痹症: 鲜粗叶耳草五钱,葫芦茶五钱。水煎服。②治胃炎: 鲜粗叶耳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服。③治感冒发热: 鲜粗叶耳草一两,水煎服。④治毒蛇咬伤: 鲜粗叶耳草一两,水煎服;渣捣烂外敷伤口。

关键字:叶耳
上一篇: 葱汁
下一篇:粗叶木叶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