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地星
Dì Xīnɡ
地星
别名:地蜘蛛、米屎菰、量湿地星、土星菌、大孤、山蟹、石蟹
功效作用:清肺热,活血,止血。用于支气管炎,肺炎,咽痛音哑,鼻衄;外用治外伤出血。
英文名:?
始载于《西园菌谱》毒性?归经?药性平药味辛

【中文名】地星

【别 名】地蜘蛛、米屎菰

【来 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地星科地星属植物硬皮地星Geastrum hygrometricum Pers.,以子实体和孢子入药。秋季采收,剥去外包被的硬皮备用。

【考证】《西园菌谱》载:“状似马勃,大如弹丸及米粉团,色似松露,嫩时食味似松露,老则自剖为五瓣花,内赤有指头大者,弹之出黄粉,若误入耳,则令人聋。”此系指本品,但是否致聋,尚待考。  

目录

  1. 植物形态
  2. 生药材鉴定
    1. 性状鉴别
    2. 性味归经
    3. 功能主治
    4. 用法用量
    5. 摘录

植物形态

1.硬皮地星 子实体初呈球形,后从顶端呈星芒状张开。外包被3层,外层薄而松软,中层纤维质,内层软骨质。成熟时开成6至多瓣,湿时仰翻,干时内卷。外表面灰至灰褐色。内侧淡褐色,多具不规则龟裂。内包被薄膜质,扁球形,直径1.2-2.8cm,灰褐色。无中轴。成熟后顶部口裂。孢体深褐色,孢子球形,褐色,壁具小疣,径7.5-11μm。孢丝无色,厚壁无隔,具分枝,直径4-6.5μm。表面多附有粒状物。

2.尖顶地星 包被呈圆球形,顶部具一尖喙。包被径3-8cm,外包被呈芒状开裂5-8瓣,背面灰色,腹面肉桂色,有龟裂。内包被灰色,薄膜状,直径1.7-2.7cm。成熟时顶端开裂。孢体锈褐色,基部有短柄状的轴托。孢子球形,褐色,有疣突,3.5-5.5μm。孢丝线状,淡褐色,径5-6μm。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1.硬皮地星 子实体星状外包被已剥去。内包被扁球形,直径1.8-2.8cm,顶端口裂,灰色至褐色。膜质。孢体深褐色。

2.尖顶地星 内包被球形,直径1.7-3.5cm,嘴部明显,宽圆锥形,粉灰色至烟灰色,膜质。孢体锈褐色。  

性味归经

辛,平。  

功能主治

清肺热,活血,止血。用于支气管炎,肺炎,咽痛音哑,鼻衄;外用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1钱;外用孢子粉适量撒敷伤口。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关键字:
上一篇: 地桃花
下一篇:地涌金莲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