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吊灯花
Diào Dēnɡ Huā
吊灯花
别名:小鹅儿肠、裂瓣朱槿、裂瓣槿、风铃佛桑花、五凤花、吐丝红、红花、南洋红花
功效作用:消食行滞。主食积
英文名:Herb of Christensen Ceropegia
始载于《贵州草药》毒性?归经肝经、肾经药性凉药味辛

  

目录

  1. 基本资料
  2. 花卉描述
  3. 名称来历
  4. 适应地区
  5. 生态分类
  6. 形态特征
  7. 生长习性
  8. 繁殖培育
  9. 繁殖方法
  10. 栽培方法
  11. 栽培技术
  12. 管理方法
  13. 景观用途
  14. 中医介绍

基本资料

别 名: 拱手花篮、花篮、吊篮花、风铃扶桑花

拉 丁 名: Hibiscus schizopetalus

科 名: 锦葵科

属 名: 木槿属  

花卉描述

灌木,枝条柔软,叶狭卵形,极似朱槿叶,基部近圆形,边缘有不整齐粗齿或缺刻,两面无毛。花下垂,直径6-10厘米。花瓣多为5片,淡红色或玫瑰红色,花瓣羽裂,十分精巧美丽;雄蕊花丝合生包被花柱,较长,伸出花冠外。  

名称来历

全年开花,花梗细长下垂,苞片极小,萼短;管状5裂,花瓣红(或橙红)色;五枚,羽状细裂,向上反曲,雄蕊花丝长而垂于花冠外。远看象一盏盏小巧玲珑的红灯吊挂在枝条上,所以,植物学命名为“吊灯花”。  

适应地区

原产非洲东部。我国华南一带可露地栽培,北方地区在温室栽培。  

生态分类

木本植物,落叶灌木类  

形态特征

枝条纤细而呈拱形下垂。叶互生,卵状椭圆形,缘具粗齿,叶端渐尖,叶质较厚,叶脉明显,单花着生于叶腋,花梗细长,花大而下垂,如垂吊之花篮,花冠红色至橙红色,花蕊及花柱很长,伸出花冠之外。温室栽培除冬末至春初之外,基本上常年都可开花,但每次着花量很少 。  

生长习性

喜高温,不耐寒,需在高温温室越冬。不耐阴。喜肥,宜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繁殖培育

用扦插繁殖。  

繁殖方法

开花后不结实。生产中主要用扦插育苗繁殖。扦插的季节,除冬季低温不宜外,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但以3~5月份最为适宜,此时扦插的幼苗,翌年即可定植。老枝和嫩枝均可用作繁殖材料,但以1~2年生枝条的成苗率最高。插穗剪成10厘米左右长,可不经任何处理,剪后即插入沙床或蛭石床内,经常保湿,约1个月即可发叶发根,一般成活率可达80%以上。当插穗发根3~5条,根长3厘米左右时,即可移入圃地定植,注意浇水保湿,按常规育苗方法管理,翌年即可出圃。 栽培管理:吊灯花性喜光,亦稍能耐荫庇,喜高温、高湿、耐烈日酷暑,但不耐低温,当气温在18℃以下时,生长较缓慢,气温在12℃以下时,生长停滞,连续数天5℃左右低温,嫩枝有冷害。幼苗忌霜冻,适宜于我国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栽培。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不甚苛刻,一般肥力中等的粘土或壤土,均适宜生长,贫瘠干燥土生长不良。较耐水湿,一般排水较差的地能正常生长,但不宜长期渍水。抗性强,少有病虫害,偶有跳棉虫危害嫩枝,可用乐果等农药喷杀,栽培管理较易。 盆栽吊灯花每年春季换盆,增添腐叶土,并修剪整形,以便多萌发分枝。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盛夏土壤保持湿润,多见阳光,但要防烈日曝晒,早晚在叶面喷水。秋季天气转凉时,应搬入室内,停止施肥,控制浇水,保持通风。  

栽培方法

吊灯花栽培简单,在春、秋两季,选取两年生以上木质化的枝条截成长18至20厘米,植于向阳处(盆里也可)。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中等肥沃、疏松透气,偏酸性(pH值7至6.2)最好。埋人士中8至10厘米,压实,浇透水,遮荫一周,以后每天早晨和下午可见光,半个月后,枝条生出细根,逐渐见全光,进行正常管理。  

栽培技术

用扦插繁殖。于春季3月,选取二年生健壮的枝条,长15cm左右,按行珠距15cm×5cm斜插,人士深度为枝条的2/3,插后压紧,浇水。生根长叶后,选阴雨天气定植,按行株距100cm×100cm开穴,每穴种植1株。  

管理方法

平时保持土壤湿润,夏季,宜在叶面上喷洒些水。每25天施肥一次。冬季夜间防霜,(盆栽搬人温室更好),避免花叶被冻黄、落叶。管理得当,可当年开花。  

景观用途

吊灯花花形奇特、美丽。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宜在温室盆栽。  

中医介绍

【别名】小鹅儿肠

【来源】萝藦科吊灯花Ceropegia christenseniana Hand.-Mazz.,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贵州。

【性味】酸,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

无名肿毒:吊灯花全草,马兰各适量,捣烂敷患处。

骨折:整骨后,用吊灯花全草、紫草、见血飞各等量,捣烂敷患处。

关键字:吊灯
上一篇: 点地梅
下一篇:吊兰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