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鲂鱼
Fánɡ Yú
鲂鱼
别名:鳊鱼、平胸鳊、法罗鱼、乌鳊、花边、三角鳊
功效作用:健脾益胃;消食和。主和消化不良;胸腹胀满
英文名:Richardson, Black bream
始载于《食疗本草》毒性无毒归经胃经、脾经药性平药味甘

  

目录

  1. 《基本资料》
  2. 《功效与主治》
  3. 《生态环境与分布》
  4. 《动植物形态》
  5. 《资料来源》
  6. 食疗价值

《基本资料》

【药名】鲂鱼

【别名】鳊鱼、武昌鱼、平胸鳊、法罗鱼、乌鳊、花边、三角鳊

【拼音】fang yu

【英文名】Richardson, Black bream

【科属分类】鲤科

【拉丁文名】Carnis Megalobrama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galobrama terminalis (Richardson)  

《功效与主治》

【归经】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胃;消食和

【主治】和消化不良;胸腹胀满

【功效分类】补益药

【性味】味甘;性平

【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三角鲂的肉。


Bkcrz.jpg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00-200g。  

《生态环境与分布》

【生态环境】属中下层鱼类。栖息于底质为淤泥或石砾的敞水区,杂食性,而以植物为主。幼鱼主要食浮游动物,其次是淡水甲壳类、昆虫和软体动物的幼体,以及少量水生植物。成鱼主要食物是工苔草、轮叶黑藻、软体动物,其次是湖底植物的碎屑、淡水海绵、丝状绿藻、马来眼子菜、菹草和聚草。个别的也摄食水生昆虫、螺蚬类、虾和小鱼。3冬龄性成熟,5-6月份产卵。冬季不大活动,一般群集在深水的石隙中越冬。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捞,捕得后,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

【资源分布】除西北等高原地区处,我国各大河流、湖泊中均有分布。  

《动植物形态》


Bkcs0.jpg

三角鲂,体高而侧扁,头后背部隆起,体呈菱形,腹棱自腹鳍基部至门,头短小,口小端位,口裂斜至鼻孔下方。上下颌等长,其上盖有坚硬的角质,易脱落。眼侧位,至吻端的距离较至鳃盖后经级的距离为近。下咽齿3行。鳃耙16-22。侧一鳃54-60。背鳍3,7,起点位于腹鳍基部稍后方,具有强大而光滑的硬刺。背鳍高度显著大于头长。胸鳍可达腹鳍的基部,腹鳍仅伸至肛门。臀鳍3,24-32,基部长,无硬大同小异,起点在背鳍基部末端正下方,尾鳍深分叉,下叶较上叶稍长。鳔3室,前室最大。腹膜灰色或灰黑色。体呈青灰色,头背面及体背部较深,侧面为类色,常有浅绿色泽。腹面银灰各鳍呈现灰色。  

《资料来源》

《中华本草》  

食疗价值

鲤科动物三角鲂的肉。鲂鱼又称鳊鱼、平胸鳊,法罗鱼。分布于我国黑龙江、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等河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梁子湖等湖泊中。获得后,去鳃、鳞、内脏,洗净鲜用。

性味甘微温。李时珍说:“鲂鱼……腹内有肪,味最腴美。”《食疗本草》说:“作羹食,宜人。功与鲫同。”

关键字:
上一篇: 防己
下一篇:飞蛾树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