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风轮菜
Fēnɡ Lún Cài
风轮菜
别名:落地梅花、九塔草、红九塔花、熊胆草、野凉粉草、苦刀草、蜂窝草、节节草、苦地胆、九层塔、断血流
功效作用:疏风清热,解毒止痢,止血。用于感冒、中暑、痢疾、肝炎;外用治疔疮肿毒、皮肤瘙痒、外伤出血。
英文名:Chinese Clinopodium Herb,Manyhead Clinopodium Herb, Herb of Chinese Clinopodium
始载于《救荒本草》毒性?归经?药性凉药味辛、苦

名 称: 风轮菜

学 名: Clinopodium chinense (Benth.) O. Ktze.


风轮菜

别 名: 豆草

科: 唇形科

类 别: 多年生草本

产地分布 产于欧洲南部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夏末开花,花为淡淡的紫色。产于欧洲南部,成株高约50CM枝叶分枝很多,茎直立,分支性佳,高约30~50cm,叶小硬挺狭长,花形小,白色,耐病虫害,栽培容易。叶为条状窄长并有浓郁香料辛辣味道,花朵甚小,散发宜人香味。

生长习性 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佳。

繁殖 种子直播,每穴2-3粒,植株间距30-40CM,株高5CM时须疏苗,2-3个月施肥一次,充分浇水,植株长的较肥大茂盛,每年可修剪,有利植株生长。

观赏应用 新鲜的嫩叶具有香辛味,可用於烹调。开花枝端可用来蒸脸或洗脸可收敛抗菌。开花枝端亦可用来泡茶,具有提振食欲、纾解消化不良和胃肠胀气;舒缓喉咙痛、叶常被拿来作为意大利香肠或烹调鱼的材料和香料,香味特殊,花有收敛和杀菌作用,常被用于漱口水及油性皮肤的蒸脸护肤。

【异名】蜂窝草、节节草(《贵州民间药物》),苦地胆、熊胆草、九层塔(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落地梅花、九塔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风轮菜的全草。

【植物形态】风轮菜,学名Clinopodium chinense(Benth.)O.Kuntze[Calamintha Chinensis Benth.],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茎四方形,多分枝,全体被柔毛。叶对生,卵形,长1~5厘米,宽5~25毫米,顶端尖或钝,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花密集成轮伞花序,腋生成顶生;苞片线形、钻形,边缘有长缘毛,长3~6毫米;花萼筒状,绿色,萼筒外面脉上有粗硬毛,具5齿,分唇;花冠淡红色或紫红色,外面及喉门下方有短毛,基部筒状,向上渐张开,长约5~7.5毫米,上唇半圆形,顶端微凹,下唇3裂,侧片狭长圆形,中片心形,顶端微凹;雄蕊2,,药室略叉开;花柱着生子房底,伸出冠筒外,2裂。小坚果宽卵形,棕黄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长于草地、山坡、路旁。分布我国东北、华东、西南各地。

【采集】秋季采收。

【性味】苦辛,凉。①《贵州民间药物》:"凉,微苦。"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凉,味苦辛。"

【功用主治】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治感冒,中暑,急性胆囊炎,肝炎,肠炎,痢疾,腮腺炎,乳腺炎,疔疮肿毒,过敏性皮炎,急性结膜炎。

①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泻火,活血消肿。治急性胆囊炎,肝炎,痢疾,腮腺炎,肠炎,血尿,急性结膜炎,毒蛇咬伤,无名肿毒,乳腺炎,刀伤。"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疏风清热,解毒止痢。治感冒,中暑,过敏性皮炎,指头炎,痢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选方】①治疔疮:蜂窝草捣敷,或研末调菜油敷。

②治火眼:蜂窝草叶放手中揉去皮,放眼角,数分钟后流出泪转好。

③治皮肤疮痒:蜂窝草晒干为末,调菜油外涂。

④治狂犬咬伤:蜂窝草嫩头七个,捣绒,泡淘米水,兑白糖服。

⑤治小儿疳病:蜂窝草五钱,晒干研末,蒸猪肝吃。

⑥治烂头疔:蜂窝草、菊花叶适量,捣绒敷。

⑦治感冒寒热:蜂窝草五钱,阎王刺二钱,煎水服。(选方出《贵州民间药物》)

关键字:风轮
上一篇: 风兰
下一篇:枫香树根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