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蜂房
Fēnɡ Fánɡ
蜂房
别名:露蜂房、马蜂窝、蜂巢、野蜂窝、黄蜂窝、百穿之巢
功效作用:祛风,功毒,杀虫,止痛。用于龋齿牙痛,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皮肤顽癣,鹅掌风。
英文名:NIDUS VESPAE
始载于?毒性?归经胃经药性平药味甘

蜂房 Fengfang

【出处】《神农本草经》。

【英文名】 NIDUS VESPAE

【别名】露蜂房、马蜂窝、蜂巢、野蜂窝、黄蜂窝、百穿之巢

【来源】本品为胡蜂科昆虫果马蜂Polistes olivaceous (DeGeer)、日本长脚胡蜂Polistes japonicus Saussure 或异腹胡蜂 Parapolybia varia Fabricius的巢。

【采制贮藏】全年可采,但常以秋冬二季采收。晒干或略蒸,除去死蜂死蛹后再晒干,除去杂质,剪块,置通风干燥处,防压防蛀,以备生用或炒用。

【性状】本品呈圆盘状或不规则的扁块状,有的似莲房状,大小不一。表面灰白色或灰褐色。腹面有多数整齐的六角形房孔,孔径3~4mm或6~8mm;背面有1 个或数个黑色短柄。体轻,质韧,略有弹性。气微,味辛淡。质酥脆或坚硬者不可供药用。

结构 最少的材料,最多的空间。

六边形的内角为120度,3个边形刚好可以围成360度,不浪费一点空间。

边数超过六边形,则会浪费空间;边数少于六边形比如四边形三边形虽然不浪费空间,但浪费材料

【性味归经】甘,平。归胃经。

【功效】祛风,攻毒,杀虫,止痛,抗过敏。

【主治】龋齿牙痛,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皮肤顽癣,鹅掌风,过敏性体质。

【用法用量】 3~5g。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敷患处,或煎水漱或洗患处。

【摘录】《中国药典》  

蜂房可以入药。将除去蜂蜜后的蜂房,入水锅中加热熔化,除去上层泡沫杂质,趁热过滤,放冷,蜂蜡即凝结成块,浮于水面,取出即为黄蜡。黄蜡再经熬炼、脱色等加工过程,即成白蜡。两者的成分基本相同,统称为蜜蜡或蜂蜡。

蜜蜡性味甘、淡、平,有解毒、生肌、定痛之功效,能治疗下痢脓血、久泻不止等证。李时珍曰:“蜜之气味俱厚,故养脾。蜡之气味俱薄,故养胃。厚者味甘而性缓质柔,故润脏腑。薄者味淡而性啬质坚,故止泄痢。张仲景治痢有调气钦,《千金方》治痢有胶蜡汤,其效甚捷,盖有见于此钦。”

蜜蜡外用时需溶化调敷,能治疗疮痈内攻,久溃不敛、水火烫伤等症。方法是用麻油120克、当归30克,煎焦去渣,入黄蜡30克,搅化放冷,摊帛贴之。

在暖和季节每隔十天左右开箱检查蜂群时,可刮取蜂胶。这是蜜蜂分泌的一种黄褐或黑褐色的粘性物质。刮取后紧捏成球形,就是药材蜂胶。收藏时需包上一层蜡纸,放入塑料袋内,置凉爽处。

蜂胶合树脂、蜂蜡、芳香挥发油和一些花粉等夹杂物,外敷能治疗鸡眼、胼眠、庶疣和寻常疣。

露蜂房是胡蜂科昆虫大黄蜂或同属近缘昆虫的巢。俗称马蜂窝,又叫野蜂房、纸蜂房,常生于山野木石问、寺院屋搪下,因常得风露,所以叫露蜂房。有的象圆盘,有的似莲蓬,还有的象宝塔,大小不一,颜色灰白或灰褐;腹面有整齐有序的六角形小孔,背面有一个或几个黑色突出的硬柱。体轻,似纸质,略有弹性,捏之不碎。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尤以南方为多。

露蜂房随时可采。采集时烧烟薰散蜂群,然后取下蜂房,除去蛹后,晒干;用时切淬,不经炮制。其性味苦、辛、平,有毒,归肝、胃二经。

本药有攻杀毒虫和止痛作用,常用于龋齿疼痛、皮肤瘙痒、疮癣、癌疡等症。治龋齿疼痛,单用或配川椒、细辛煎水含漱,或与全蝎同研擦牙;治头上疮癣,可单用煎水洗,或研末猪油调涂。近代还常用露蜂房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乳腺炎和其他化脓性感染,能去腐生肌、消炎止痛,并促进创口早期愈合。此外还有祛风止痛之效,能治疗风痹。

选方:

1.治赤白痢,少腹痛不可忍、里急后重:黄蜡9克、阿胶9克,同溶化,入黄连末15克,搅匀,分三次热服。

2.治呢逆不止:黄蜡烧烟熏二、三次。

3.治头癣:露峰房一个,蜈蚣二条,明矾适量。将明矾研末,入蜂房孔中,连同蜈蚣置瓦片上文火烤焦,共研细末,麻油调涂外擦。

4.治蜂蜜人:露蜂房末,猪膏和敷之。

参看

  • 《中药学》- 蜂房
关键字:蜂房
上一篇: 蜂斗菜
下一篇:蜂胶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