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红豆蔻
Hónɡ Dòu Kòu
红豆蔻
别名:大良姜、山姜、红豆、红蔻、良姜子、红扣
功效作用:温中燥湿;醒脾消食。主脘腹冷痛;食积腹胀,呕吐泄泻;噎膈反胃
英文名:Galanga Galangal Seed, Galanga Galangal
始载于《药性论》毒性无毒归经肺经、脾经药性温药味辛

红豆蔻

Fructus Galangae

(英)Galanga Galangal Fruit


别名:]:
山姜子、红扣。

[来源]: 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Alpinia galanga Willd.的果实。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2m,叶2列,狭长椭圆形, 长30-60cm,宽8一14cm,先端急尖,两面无毛或背面有长柔毛;叶柄细短;叶鞘抱茎。圆锥花序顶生,花序轴密生短毛;花 绿白色,花萼筒状,长4-8mm,3裂;花冠筒长6-10mm,裂片矩圆形,长12-l6mm,先端呈兜状;唇瓣倒卵状匙形,先端 深2裂,边缘具缺刻,白色,具浅粉红色条纹。蒴果椭圆形,肉质,熟时橘红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于山谷草丛或林下、产于广东、广西、云南、台湾。

[采制]: 秋季采收果实,晒干。用时去其果皮。

[性状]: 果实长圆形,长O.7-1.2cm,直径4-8mm;表面 黄棕色或红棕色,顶端有淡黄色宿萼,基部有呈凹点状的果柄痕;果皮易碎。种子6粒,呈多面形,种皮暗棕色,微有光泽。有 香气,味辛辣。

[化学成份]: 含挥发油、黄酮、皂甙和脂肪酸等;挥发油中 含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1'-acetoxychavicol acetate)、 1'乙酰氧基丁香酚乙酸酯(1'-acetoxyeugenol acetate)、丁香烯环氧物(caryophyllene oxide)、丁香醇Ⅰ、Ⅱ(caryophyllenolⅠ、Ⅱ)等。

[性味]: 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 燥湿散寒,醒脾消食。用于脘腹冷痛、食积胀满、呕吐泄泻、饮酒过多。用量3-6g。

[各家论述]:

1.《药性论》:治冷气腹痛,消瘴雾气毒,去宿食,温腹肠,吐泻,痢疾。

2.《本草拾遗》:治肠虚水泻,心腹绞痛,霍乱,呕吐酸水,解酒毒。

3.《本草纲目》:治噎膈反胃,虚疟寒胀,燥湿散寒。红豆蔻,李东垣脾胃药中常用之,亦取其辛热芳香,能醒脾温肺,散寒燥湿消食之功尔。

4.《本经逢原》:止呕进食,大补命门相火。

5.《医林纂要》:温中散寒,醒脾燥湿。

6.《南宁市药物志》:外用治汗斑。

7.《玉楸药解》:红豆蔻,调理脾胃,温燥湿寒,开通瘀塞,宣导瘀浊,亦与草豆蔻无异,而力量稍健,内瘀极重者宜之。上热易为鼻衄、牙疼之家,尽属中下湿寒,胆火不降,当温燥中下,候上热不作而用之。去壳研用。

关键字:红豆蔻
上一篇: 红大戟
下一篇:红根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