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红毛鸡
Hónɡ Máo Jī
红毛鸡
别名:褐翅鸦鹃、毛鸡、落谷、茅笼中鸟、绿结鸡、黄蜂、大毛鸡
功效作用:调经,补血。外用治跌打,风湿。
英文名:red feather chicken
始载于《广西中药志》毒性无毒归经肝经药性温药味甘

红毛鸡的功效介绍】:

红毛鸡 (《广西中药志》)  

目录

  1. 异名
  2. 来源
  3. 动物形态
  4. 采集
  5. 性味
  6. 功用主治-红毛鸡的功效
  7. 用法与用量
  8. 宜忌

异名

茅笼中鸟、绿结鸡(《陆川本草》),毛鸡、落谷(《广西中药志》)。  

来源

为杜鹃科动物褐翅鸦鹃除去内脏,羽毛后的全体。  

动物形态

褐翅鸦鹃,又名:黄蜂、大毛鸡。

体长约52厘米。

嘴黑色,上嘴尖端向下弯曲,口裂及于眼下。

虹膜赤红色。

鼻孔近嘴缘。

头、颈、上背及胸部均呈金属紫蓝色;肩、翼和肩间部概栗红色;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的先端略沾褐色;全身余部纯黑,尾羽有金属绿色反光。

脚,趾、爪均黑色,趾4,2趾向前,2趾向后,后爪较后趾为长,且形状几乎平直。

平时栖于草地、矮树或灌木丛间,常在有荫蔽的地上驰走。

食物为昆虫和其他动物,如蜥蝎,田鼠、鸟卵等,亦兼吃果实。

分布自浙江南至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本动物的骨(绿结鸡骨)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尚有一种小鸦鹃,外形与褐翅鸦鹃相类似而小,头部无紫色反光,两翼栗色较淡,背毛或腿毛中夹有花毛,亦可同等入药。  

采集

一般在夏、秋季捕捉。

设置罗网,仿其鸣声以诱捕。

捕得后应分置笼中,以免互殴致死。

亦有以猎枪射杀或诱套捕捉者。

捕后加工:先剖腹,从正中切开头、嘴,摘除内脏,用布或纸片抹净血迹,以竹条两根将腹部撑平,腹腔向下,在小火上慢慢炕干,取出,除去竹条,将脚与尾轻轻缚在一起,免其断落。

经加工的红毛鸡,去毛后浸制的酒,名毛鸡酒,为两广名产。  

性味

《广西中药志》:味甘,性温,无毒。  

功用主治-红毛鸡的功效

《广西中药志》:妇科用以调经、补血。

外用治跌打、风湿。  

用法与用量

内服:,浸酒。

外用:浸酒涂敷。  

宜忌

《广西中药志》:阳盛及血燥者忌用。

关键字:红毛
上一篇: 红毛草
下一篇:红毛菍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