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黄花鸢尾
Huánɡ Huā Yuān Wěi
黄花鸢尾
别名:开口箭
功效作用:清热利咽。主咽喉肿痛
英文名:?
始载于?毒性?归经?药性凉药味苦

为多年生挺水型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大,有肥粗根状茎。叶基生,剑形,长60-120厘米,中脉明显,并具横向网状脉。花期5-6月,花茎高于叶,花黄色,花茎8-12厘米。蒴果长形,内有种子数粒。种子褐色,有棱角。  

目录

  1. 产地分布
  2. 生长习性
  3. 园林用途
  4. 繁殖培育
  5. 中草药

产地分布

南欧、西亚及北非等地  

生长习性

适应性强,在15-35℃温度下均能生长,10℃以下时植株停止生长。耐寒。喜水湿,能在水畔和浅水中正常生长,也耐干燥。喜含石灰质弱碱性土壤。  

园林用途

黄化鸢尾叶片翠绿如剑,花色艳丽而大型,如飞燕群飞起舞,靓丽无比,极富情趣,可布置于园林中的池畔河边的水湿处或浅水区,既可观叶,亦可观花,是观赏价值很高的水生植物。如点缀在水边的石旁岩边,更是风韵优雅,清新自然。  

繁殖培育

主要用分株繁殖。繁殖宜在清明前进行,将地下茎挖出后清洗干净,去掉老根并用快刀分切成数块,每块保持2-4个芽,同时要防止在操作时伤害株芽。种植地要选择湿地或池塘河边,种植时宜浅水,种植的株行距约30厘米,深度约10厘米。发芽后可随生长发育状况逐渐加深水位,也可将植株种于盆中后,将盆沉入水中,水面约高出盆面15厘米左右。

在生长期间要清除杂草,每年结合除草施肥2-3次。在高温高湿的雨季易发生腐烂病,发生时叶片软化腐烂后叶丛倒伏,并发展至根部,发生时,应挖除病株,并在叶基部喷施800-1000倍多菌灵或退菌特。虫害有环斑蚀夜蛾,危害时,钻入茎基或花梗,可喷施50%磷胺乳油2000倍液或敌杀死1200倍液杀灭。黄花鸢尾生长迅速,每2年应分栽1次。  

中草药

药名:黄花鸢尾


别名:
开口箭

汉语拼音:huang hua yuan wei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wilsonii C.H.Wright

功效:清热利咽

科属分类:鸢尾科

主治:咽喉肿痛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丛、林绿草地及河旁沟边的湿地。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段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动植物形态:黄花鸢尾 多年生草本。植株基部有老叶残留的纤维。根茎粗壮,斜伸;须根黄白色,有皱缩的横纹。叶基生;叶片宽条形,长25-55cm,宽5-8mm,先端渐尖,有3-5条不明显的纵脉。花茎中空,高50-60cm,有1-2枚茎生叶;苞叶3枚,披针形,长6-9cm,宽0.8-1cm,先端长渐尖,中脉明显,内含2朵花;花黄色,直径6-7cm;花便细,长3-11cm;花被管长0.5-1.2cm,外花被裂片倒卵形,具紫褐色的条纹及斑点,两侧边缘有紫褐色耳状突起物,内花被裂片倒披针形,花盛开时向外倾斜;雄蕊3,花药与花丝近等长;花柱分枝深黄色,先端裂片有疏牙齿,子房绿色。蒴果椭圆状柱形,长3-6cm,直径达2cm,6条肋明显,无喙;种子棕褐色,扁平,半圆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

功效分类:清热利咽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出处:《中华本草》

关键字:黄花 鸢尾
上一篇: 黄花小二仙草
下一篇:黄花紫堇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一枝黄花/经典中药(17)
  • 黄花倒水莲/经典中药(2)
  • 一枝黄花/中药图片(9)
  • 黄花杜鹃油滴丸/中成药大全(5)
  • 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中成药大全(117)
  • 黄花倒水莲皂苷/中药提取物(2)
  • 黄花杜鹃油/中药提取物(7)
  • 黄花黄芪/中国植物志(2)
  • 黄花岩黄芪/中国植物志(7)
  • 一枝黄花属/中国植物志(3)
  • 一枝黄花/中国植物志(4)
  • 鸢尾/中药图谱(3)
  • 一枝黄花/中药图谱(13)
  • 山鸢尾/中药图谱(6)
  • 黄花紫堇/中药图谱(20)
  • 黄花小二仙草/中药图谱(9)
  • 黄花绿绒蒿/中药图谱(7)
  • 黄花堇菜/中药图谱(6)
  • 黄花夹竹桃叶/中药图谱(3)
  • 黄花夹竹桃/中药图谱(1)
  • 黄花倒水莲/中药图谱(8)
  • 黄花菜/中药图谱(9)
  • 准噶尔鸢尾/中华本草(3)
  • 粘毛黄花稔/中华本草(0)
  • 鸢尾/中华本草(5)
  • 一枝黄花/中华本草(1)
  • 心叶黄花仔/中华本草(3)
  • 肖鸢尾根/中华本草(6)
  • 小花鸢尾根/中华本草(0)
  • 山鸢尾花/中华本草(4)
  • 山鸢尾/中华本草(2)
  • 青海鸢尾子/中华本草(4)
  • 尼泊尔鸢尾子/中华本草(3)
  • 黄花紫堇/中华本草(2)
  • 黄花紫丹参/中华本草(3)
  • 黄花獐牙菜/中华本草(3)
  • 黄花鸢尾/中华本草(6)
  • 黄花小二仙草/中华本草(6)
  • 黄花香薷/中华本草(2)
  • 黄花香/中华本草(0)
  • 黄花鼠尾草/中华本草(4)
  • 黄花山柰/中华本草(2)
  • 黄花稔/中华本草(4)
  • 黄花忍冬/中华本草(0)
  • 黄花木/中华本草(4)
  • 黄花母根/中华本草(3)
  • 黄花母/中华本草(0)
  • 黄花绿绒蒿/中华本草(2)
  • 黄花堇菜/中华本草(2)
  • 黄花夹竹桃/中华本草(3)
  • 黄花独蒜/中华本草(4)
  • 黄花地桃花/中华本草(1)
  • 黄花地锦苗/中华本草(3)
  • 黄花倒水莲/中华本草(3)
  • 黄花参/中华本草(2)
  • 黄花菜子/中华本草(6)
  • 黄花菜/中华本草(0)
  • 高原鸢尾子/中华本草(5)
  • 单花鸢尾子/中华本草(3)
  • 单花鸢尾/中华本草(2)
  • 大黄花/中华本草(3)
  • 朝鲜一枝黄花/中华本草(5)
  • 鸢尾/中草药汇编(2)
  • 一枝黄花/中草药汇编(2)
  • 水黄花/中草药汇编(3)
  • 粘毛黄花菍/中草药汇编(2)
  • 黄花紫堇/中草药汇编(3)
  • 黄花岩松/中草药汇编(4)
  • 黄花香茶菜/中草药汇编(2)
  • 黄花香/中草药汇编(3)
  • 黄花铁线莲/中草药汇编(5)
  • 黄花虱麻头/中草药汇编(2)
  • 黄花稔/中草药汇编(3)
  • 黄花蔷薇/中草药汇编(2)
  • 黄花苜蓿/中草药汇编(2)
  • 黄花夹竹桃/中草药汇编(3)
  • 黄花独蒜/中草药汇编(4)
  • 黄花倒水莲/中草药汇编(1)
  • 黄花补血草/中草药汇编(6)
  • 都拉鸢尾/中草药汇编(2)
  • 单花鸢尾/中草药汇编(3)
  • 准噶尔鸢尾/中草药大全(12)
  • 粘毛黄花稔/中草药大全(9)
  • 粘毛黄花菍/中草药大全(13)
  • 一枝黄花/中草药大全(4)
  • 鸢尾/中草药大全(5)
  • 小花鸢尾根/中草药大全(4)
  • 小花鸢尾/中草药大全(3)
  • 心叶黄花仔/中草药大全(3)
  • 肖鸢尾根/中草药大全(4)
  • 山鸢尾花/中草药大全(4)
  • 山鸢尾/中草药大全(2)
  • 水黄花/中草药大全(6)
  • 青海鸢尾子/中草药大全(1)
  • 尼泊尔鸢尾子/中草药大全(7)
  • 黄花紫堇/中草药大全(4)
  • 黄花紫丹参/中草药大全(2)
  • 黄花仔/中草药大全(6)
  • 黄花獐牙菜/中草药大全(11)
  • 黄花远志/中草药大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