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鸡爪草
Jī Zhuǎ Cǎo
鸡爪草
别名:?
功效作用: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消结。主外感风寒;风湿麻木;瘰疬
英文名:Herb of Sharpfruit Calanthodes
始载于《四川中药志》毒性无毒归经肺经、脾经、肝经药性温药味辛、甘

又名:鸡爪草

凤尾蕨属于凤尾蕨科,凤尾蕨属;它的
别名:是井栏草、小叶凤尾草。  

目录

  1. 凤尾蕨的特征
  2. 凤尾蕨的作用
  3. 如何培养繁殖
  4. 书中来源
  5. 参看

凤尾蕨的特征

(1)它是陆生矮小蕨类植物,它的高一般在35—45厘米左右,凤尾蕨的根很粗壮,但它的茎比较短,它是直立生长的,并且有有黑褐色鳞片。(2)凤尾蕨的叶子一般簇生于根茎那一部分,凤尾蕨的叶子形状像羽毛重叠生长在一起的;它的叶柄比较长,并且有棱,叶子呈灰绿色或褐色而有光泽,叶片卵圆形,叶片比较小,像直线一样散开,底部逐渐缩小与茎相连。

(3)凤尾蕨孢子囊群通常沿着叶背边沿连续生殖,像一条突起的虫卵一样,孢子是褐色的。

凤尾蕨的繁殖方式:凤尾蕨既没有花,又没有种子,凤尾蕨原来是以无性孢子生殖的,凤尾蕨的孢子在孢囊中发育成熟后,就爆裂离开母体,飞播到地上,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又发育成了一株新凤尾蕨。  

凤尾蕨的作用

凤尾蕨全草都可以供药用,它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强筋活络等效,民间多用于治痢疾和止泻。  

如何培养繁殖

凤尾蕨为凤尾蕨科的小型陆生蕨,叶二型;不育叶为一回羽状复叶,羽片条形,上部羽片基部下延,在中轴两侧形成狭翅,下部羽片常有二至三叉,形似凤尾,故而得名;能育叶有长柄狭绒形。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井栏边阴湿处常有生长,因此它又叫井栏边草。它的根茎短,叶簇生,叶丛小巧细柔,姿态清秀,很适合盆栽。

凤尾蕨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都有分布,日本、朝鲜也有。在井栏边、石缝、墙根等阴湿处常见其踪影。喜温暖阴湿环境,此草有一定的耐寒性,但低于-10度时叶梢会冻枯黄,稍耐旱,怕积水,很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钙质土壤中。

凤尾蕨是蕨类中容易栽培的一种,对环境条件并不拘泥。栽培时宜用排水、保水性好的基质,可用园土、泥炭和碎砖各1份配制。上盆前,盆底最好垫上碎砖作排水层;生长期要保持盆土湿润,并经常喷水使其周围环境有较高的湿度,这一点对其健壮生长,增加其青翠外观很有关系。新换盆的,半年内可以不必施肥,以后每月施二次有机液肥。养植环境以不见阳光的背阴湿润处为好,多受直射光照容易干燥枯瘪,叶尖易出现枯黄。

凤尾蕨的繁殖主要用分株法,用孢子繁殖也较容易。分株全年都可进行,只要注意遮荫保湿。建筑物的背阴处和屋后井边较多野生品种,也可将其挖取上盆。用孢子繁殖则应在孢子成熟后,用信封收集起来,然后撒在由腐叶土和碎砖混合的基质上,放阴湿处,不久即可萌发,待苗长至一程度时分栽上盆。  

书中来源

【来源】毛茛科金莲花属植物云南金莲花Trollius yunnanensis (Franch.) Ulbr.的全草。秋季采集,晒干。

1、药性: 苦、寒。归肝、胃、肺、大肠、膀胱经。

2、药效:败毒抗癌、清热除湿、凉血止血。

3、药理作用:(1)在动物体内对移植性小鼠肉瘤S-180等均有抑制作用。 (2)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3)体外实验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菌作用。

4、现代药用: (1)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

a、肺癌:鸡爪草、半枝莲各30克,忽木、地茄子各15克 水煎服。继续服用,能使咳嗽、血痰、胸痛等症状停止,X线复查阴影消失。

b、胃癌:鸡爪草30克,地芩、忽木各20克,当归、沙牛虫(末)、胎盘各10克 共研细末,每服9克,日3服。能使肿块缩小,出血停止,消化道症状缓解。

c、直肠癌:鸡爪草、黄药子各30克,水杨梅根、野葡萄根、蚤休、半枝莲、半边莲各15克,藤梨根60克 水煎,早、晚分服,日1剂。能使泻痢停止,肿瘤逐渐消失。

d、绒毛膜癌:鸡爪草、水杨梅根60克,向日葵盘1枚,均用鲜品,水煎服,日1剂。连续服用,能使阴道流血停止,子宫及其附件无异常,尿妊娠试验转为阴性。

(2)消热除湿:用于湿热炎症:急性肝炎 鸡爪草、酢浆草、连线草各30克 水煎服。亦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3)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血热尿血 鸡爪草30克,小蓟15克 水煎2次分服。

5、药量煎剂:15~30克(鲜品倍量)。散剂:3~9克。外用:适量。

参看

  • 《中药学》- 凤尾草
关键字:鸡爪
上一篇: 鸡油菌
下一篇:鸡爪槭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鸡爪大黄/经典中药(5)
  • 鸡爪芋/中药图谱(13)
  • 鸡爪槭/中药图谱(10)
  • 西藏鸡爪草花/中华本草(8)
  • 西藏鸡爪草/中华本草(5)
  • 鸡爪芋/中华本草(4)
  • 鸡爪乌/中华本草(4)
  • 鸡爪芹/中华本草(3)
  • 鸡爪槭/中华本草(6)
  • 鸡爪簕/中华本草(5)
  • 鸡爪花/中华本草(3)
  • 鸡爪草/中华本草(3)
  • 鸡爪参/中华本草(2)
  • 鸡爪槭/中草药汇编(2)
  • 鸡爪七/中草药汇编(4)
  • 鸡爪风/中草药汇编(3)
  • 鸡爪草/中草药汇编(4)
  • 西藏鸡爪草花/中草药大全(6)
  • 西藏鸡爪草/中草药大全(6)
  • 鸡爪枝皮/中草药大全(3)
  • 鸡爪芋/中草药大全(4)
  • 鸡爪乌/中草药大全(4)
  • 鸡爪芹/中草药大全(3)
  • 鸡爪槭/中草药大全(3)
  • 鸡爪七/中草药大全(5)
  • 鸡爪簕/中草药大全(4)
  • 鸡爪竻/中草药大全(5)
  • 鸡爪花/中草药大全(3)
  • 鸡爪风/中草药大全(4)
  • 鸡爪草/中草药大全(3)
  • 鸡爪参/中草药大全(5)
  • 果部·枳/本草纲目(5)
  • 鸡爪大黄/中草药大全(24)
  • 鸡爪参/中草药大全(9)
  • 鸡爪草/中草药大全(9)
  • 鸡爪风/中草药大全(10)
  • 鸡爪花/中草药大全(9)
  • 鸡爪竻/中草药大全(6)
  • 鸡爪簕/中草药大全(5)
  • 鸡爪七/中草药大全(4)
  • 鸡爪槭/中草药大全(7)
  • 鸡爪芹/中草药大全(10)
  • 鸡爪乌/中草药大全(8)
  • 鸡爪芋/中草药大全(13)
  • 鸡爪枝皮/中草药大全(9)
  • 鸡爪草/中药手册(13)
  • 鸡爪竻/中药手册(9)
  • 鸡爪枝皮/中药手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