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金星蕨
Jīn Xīnɡ Jué
金星蕨
别名:水蕨菜、白毛蛇、毛毛蛇、篦子草
功效作用:清热解毒;利尿;止血。主烫伤;吐血;痢疾;小便不利;外伤出血
英文名:Glandular Parathelypteris
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毒性?归经肝经药性寒药味苦

Parathelypteris glanduligera

水龙骨目金星蕨科的1种。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朝鲜、日本及中南半岛。根状茎细长横走,植株遍体密生灰白色针状毛,叶片二回羽状深裂,羽片披针形,基部的不缩短,下面除短针毛外满布橙色球形腺体。孢子囊群生裂片的侧脉近顶处,被有灰白色刚毛的圆肾形囊群盖。金星蕨科是薄囊蕨纲中世界广泛分布的大科之一。最早作为广义的鳞毛蕨属(Dryopteris)成员。1936年中国蕨类学家秦仁昌第一次在研究鳞毛蕨属过程中,将金星蕨属和少数和它相近的属分出来,并于1940年建立金星蕨科。

【药 名】:金星蕨

【拼 音】:JINXINGJUE

【来 源】:为金星蕨科植物金星蕨的叶。

【功 效】:消炎止血。

【主 治】:用于烧伤、烫伤、吐血、痢疾。

【性味归经】:苦,寒。入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一15克。

【别 名】:腺毛金星蕨(《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密腺金星蕨(《台湾植物志》)、水蕨菜(《四川、贵州》)、白毛蛇、毛毛蛇、蓖子草(《四川威远》)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及台湾。

【拉丁名】:Parathelypteris glanduligera (Kunze) Ching

【考 证】:
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

关键字:金星
上一篇: 金星草
下一篇:金腰箭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