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镰叶瘤足蕨
Lián Yè Liú Zú Jué
镰叶瘤足蕨
别名:高山瘤足蕨、小贯众、斗鸡草
功效作用:发表清热;祛风止痒;透疹。主流行性感冒;麻疹;皮肤瘙痒;血崩;扭伤
英文名:all-grass of Distinct Plagiogyria
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毒性?归经肺经、肝经、膀胱经药性凉药味辛

种中文名:镰叶瘤足蕨

种拉丁名:Plagiogyria distinctissima Ching

科中文名:瘤足蕨科

科拉丁名:Plagiogyriaceae

属中文名:瘤足蕨属

属拉丁名:Plagiogyria

国内分布:产于浙江(杭州)、福建、江南、皖南、湖南、贵州、四川(峨眉山)、云南、广东、广西、台湾。

国外分布:日本、印度北部、缅甸也有分布。

【药 名】:镰叶瘤足蕨

【拼 音】:LIANYELIUZUJUE

【来 源】:为紫萁蕨科植物镰叶瘤足蕨的全草。

【功 效】:发表散寒,祛风止痒。

【主 治】:用于外感风寒,头身疼痛,发热恶寒无汗,苔薄白脉浮紧者。可治风疹瘙痒或麻疹透发不畅。

【性味归经】:辛,温。入膀胱、肺、肝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9克。

【别 名】:小贯众、斗鸡草(四川)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江苏、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峨嵋山、贵州、云南。

【拉丁名】:原植物镰叶瘤足蕨Plagiogyria distinctissima ching.

【考 证】:
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关键字:
上一篇: 鲢鱼
下一篇:凉粉草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