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猫毛草
Māo Máo Cǎo
猫毛草
别名:臭草、金丝草、肥马草、枪草
功效作用:利水通淋,清热。主治尿路感染,肾炎水肿,感冒发烧,黄疸型肝炎,糖尿病。
英文名:?
始载于?毒性?归经?药性凉药味甘

别名:搭壁竹(潮安、潮州、南澳、澄海)、墙头竹(普宁、蹬海)、后坎草(揭阳、南澳、蹬海)、狐狸尾(潮安、潮州)、笔修草(饶平)、马尾丝(揭阳)、黄毛草(广州)。

汉语拼音:māo máo cǎo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ica scabrosa Trin.

科属分类:禾本科

生态环境:生于山野或荒芜的田野。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西北各地。

形态:本品为禾本科金发草属金丝草。生于山麓斜坡岩缝坑沟岸边旧墙。多年生草本。直立簇生,高约七、八寸,形如小竹。秆瘦细有节,上部有分枝,平滑无毛。叶互生,细小扁平,呈狭披针形,先端锐尖,基部成瘦长的鞘,鞘口有毛。夏秋梢头抽生直立穗状花穗,穗轴纤细,穗上密生黄褐色柔软长芒,状似猫毛。

性味:味甘淡,性平,无毒。

功效:内服清热止渴,解暑利尿,分清浊。入小肠膀胱经。

主治:暑热口渴,预防中暑,夏天感冒,小便短赤,热淋,淋浊,尿血,肝炎黄疸,水肿,糖尿病。

关键字:毛草
上一篇: 猫耳朵草
下一篇:猫须草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