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木棉皮
Mù Mián Pí
木棉皮
别名:?
功效作用: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主风湿痹痛;泄泻;痢疾;慢性胃炎;胃溃疡;崩漏下血;疮疖肿痛
英文名:Bark of Common Bombax
始载于《生草药性备要》毒性?归经胃经、大肠经药性平药味辛

  

基本信息

【拉丁名】:原植物木棉Gossampinus

【来源】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树皮。  

植物形态

落叶大乔木,高达25m。树皮深灰色,树干常有圆锥状的粗刺,分枝干展。掌状复叶;总叶柄长10-20cm;小叶5-7枚,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0-16cm,宽3.5-5.5cm;小叶柄长1.5-4cm。花生于近枝顶叶腋,先叶开放,红色或橙红色,直径约10cm;萼杯状,厚,3-5浅裂;花瓣肉质,倒卵状长圆形,长

8-10cm,两面被星状柔毛;雄蕊多数,下部合生成短管,排成3轮,内轮部分花丝上部分叉,中间10枚雄蕊较短,不分叉,最外轮集生成5束,花药1室,肾形,盾状着生;花拄长于雄蕊;子房5室。蒴果长圆形,木质,长10-15cm,被灰白色长柔毛和星状毛,室背5瓣开裂,内有丝状绵毛。种子多数,倒卵形,黑色,藏于绵毛内。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药理

【药材】干燥树皮为条片状,或卷筒状,厚约0.3~0.7厘米,长约5~6厘米,宽约2~3厘米,外表灰黄棕色或红棕色,粗糙,密生椭圆形钉刺,纵向延长,钉上有层纹,不易剥落,有时刺尖被磨去。内表面红棕色,有顺纹。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状.有微弱香气,味淡。

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辛,平。 ①《生草药性备要》:"性平。" ②《本草求原》:"涩辛,平。"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凉。"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消肿。治慢性胃炎,胃溃疡,泄泻,痢疾,腰脚不遂,腿膝疼痛,疮肿,跌打损伤。

①《生草药性备要》:"消疮肿,止痛,敷跌打,消红肿。又治木棉疔,煲肉食。"

②《本草求原》:"治跌打,火疮,活血。"

③《岭南采药录》:"治腰脚不遂,血脉顽痹,腿膝疼痛,赤白泻痢。"

④《南宁市药物志》:"去湿热。治血崩,金创。"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治慢性胃炎,胃溃疡,产后浮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研末。外用:煎水洗。

【选方】治阴囊奇痒:木棉皮煎汤洗之。(《贵州中医验方》)

(《生草药性备要》)

关键字:木棉
上一篇: 木棉花
下一篇:木奶果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