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铺地黍
Pū Dì Shǔ
铺地黍
别名:硬骨草、田基姜、风台草、竹蒿草头、马鞭节、大广草、马铃降、苦露草
功效作用:清热平肝,利湿解毒。治淋浊,湿热带下。
英文名:Herb of Torpedograss
始载于《福建中草药》毒性?归经?药性平药味甘

【药名】铺地黍

【别名】硬骨草、风台草、大广草、马鞭节、马铃降、苦露草

【汉语拼音】pu di shu

【英文名】Herb of Torpedograss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icum repens L.

【鉴别特征】:具粗壮而长的根状茎。秆直立,质地坚硬,高30~100cm,具多节。叶鞘光滑,边缘具纤毛;叶舌长约0.5mm,具纤毛;叶片质硬,挺直,长5~20cm,宽3~6mm,干时上部卷折,上面被柔毛。圆锥花序开展,长10~30cm,主轴直立,分枝斜向上升,粗糙,下部裸露。小穗长圆形,先端尖,无毛,长约3mm;第一颖长约为小穗的1/4,具3脉,先端截平或圆钝,脉不明显;第二颖与小穗等长,具7~9脉,先端喙尖;第一花雄性,外稃与第二颖等长同形但较宽;内稃膜质,几等长于外稃;雄蕊3枚,花药黑褐色。谷粒长圆形,先端尖,长2.2~2.5mm,平滑光亮。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湿中生禾草,多生长于海边或潮湿之处,常入侵旱作物地。花果期5~11月。以根状茎和种子繁殖,生长迅速,再生性强。

【原产地】:巴西;现广分布于热带与亚热带。

【中国分布现状】:在华南、华东地区有记载。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857年在香港发现。该种是旱地恶性杂草,它生长迅速,粗大根茎深入土层后,可穿行于作物根系间,抢夺田间大量养分;地上部分则遮盖作物茎叶,使田间通风透光不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同时该种又是稻纵卷叶螟的宿主,传播虫害。该种也是草坪的主要害草之一,危害潜力高,难根除,目前尚无理想的除草剂可防治,应避免侵入。

关键字:铺地
上一篇: 破布叶
下一篇:菩提树花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