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七星草
Qī Xīnɡ Cǎo
七星草
别名:鹅掌金星草、金鸡脚、鹅掌金星
功效作用:利尿通淋;清热解毒。主淋证;尿浊;水肿;带下;咽痛;中暑;痈疮肿毒
英文名:?
始载于《滇南本草》毒性无毒归经?药性寒药味苦

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瓦伟Lepisorus thumbergianus(Kaulf.)Ching的干燥全草/5-8月采收,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多卷集成团。根茎横生,条柱状,着生从多须根,并有鳞片,棕黑色。叶通常长5-7cm,有的长可达15cm以上,边缘向北面反卷,棕绿色,展开后叶片宽1-1.5cm,背面上半部有圆形的袍子囊群,直径约3mm,较均匀排列主脉两侧;孢子囊黄白色至黄棕色。气微,味淡。

性味:淡、寒。

功能与主治:利尿,止血。用于小便不利,痢疾,咳嗽咯血,牙疳等。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绞汁。外用:适量,捣敷。

贮藏:置干燥阴凉处保存。

考证:1.七星草
始载于《滇南本草》,谓:“此草形似鸡脚,上有黄点,按星度而生,或依根贴上上,或石上生。” 2.《植物名实图考》记载:“鹅掌金星草生建昌山石间,横根,一茎一叶,叶如鹅掌,有金星。” 以上两种文献所描述植物形态特征与龙骨科三出假瘤蕨相符。

关键字:七星
上一篇: 七鳃鳗
下一篇:七星鱼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