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脐带
Qí Dài
脐带
别名:坎炁、坎气
功效作用:益肾,纳气,治虚劳羸弱,气血不足,肾虚喘咳。
英文名:omphalo;belly band, umbilical cord
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毒性无毒归经心经、肺经、肾经药性温药味咸

脐带,见《本草拾遗》。又名坎炁、脐、肚、带、脐肠、命蒂。

①组织名。指连结胎儿和胎盘的管状物。长约50厘米。具有供给胎儿血液和营养物质代谢,保持胎儿在宫腔内的一定活动等作用。

②中药名。为初生婴儿的脐带。甘、咸,温。益肾,纳气,敛汗。治虚劳羸弱,气血不足,肾虚喘咳,盗汗。内服:煎汤,1-2条;焙干研末服,0.6-1.8克。本品含有硫酸软骨素,还含有糖元和脂质。

目录

  1. 简介
  2. 药用
  3. 各家论述
  4. 参看

简介

脐带】 qí dài funiculus umbilicalis,umbilical cord

脐带(qídài):哺乳类的连接胎儿和胎盘的管状结构

哺乳类的连接胎儿和胎盘的管状结构。原来是由羊膜包卷着卵黄囊和尿膜的柄状伸长部而形成的。脐带中通过尿膜的血管即脐动脉和脐静脉,卵黄囊的血管即脐肠系膜动脉及脐肠系膜静脉。当卵黄囊及其血管退化,脐动脉和脐静脉就发达起来,在这些间隙中可以看到疏松的胶状的间充质。在子宫中,子宫动脉在胎盘的母体部分出的毛细血管,与胎盘的子体部胎儿毛细血管靠近,在此处母体和胎儿的血液间进行CO2和O2,代谢产物即代谢废物和营养物质的交换。脐动脉将胎儿来的废物运送至胎盘,脐静脉将O2和营养物质从胎盘运送给胎儿。最后由子宫静脉将来自胎儿的代谢废物运走。某种激素和抗体等也通过脐带从母体移交给胎儿。此外,在哺乳类以外的羊膜类动物的胚胎上,对其胚体下方的卵黄囊等与胚体相连的部分,也称脐带。  

药用

【来 源】为初生婴儿的脐带。

【功 效】补益气血,温肾纳气。

【主 治】治虚劳羸弱,气血不足,胃虚喘咳。

【性味归经】甘,咸,温 ①《本草汇言》: "甘咸,气温,无毒。"②《医林纂要》: "甘苦咸,温。 "入脾,胃,肺,肾四经

【用法用量】内服: 研末,2~6分;或煎汤。

【别 名】坎气(《本草从新》)

【炮制方法】将脐带洗漂干净。用银花、甘草煎汁加黄酒和脐带同煮,沸后取出,烘干。(每20条脐带用银花、甘草各1钱,清水1斤煎汁,入黄酒1两)

【考 证】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生药材鉴定】干燥的脐带,呈细长条状,淡黄成黑棕色,长10~15厘米,内有2个动脉管和一个静脉管,质坚韧,不易折断。气微腥。

《医源资料库》:脐带 ,见《本草拾遗》。又名坎炁、脐、肚、带、脐肠、命蒂。 ①组织名。指连结胎儿和胎盘的管状物。长约50厘米。具有供给胎儿血液和营养物质代谢,保持胎儿在宫腔内的一定活动等作用。 ②中药名。为初生婴儿的脐带。甘、咸,温。益肾,纳气,敛汗。治虚劳羸弱,气血不足,肾虚喘咳,盗汗。内服:煎汤,1-2条;焙干研末服,0.6-1.8克。本品含有硫酸软骨素,还含有糖元和脂质。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主疟,烧为灰,饮下之。

2.《纲目》:解胎毒,敷脐疮。

3.《本草汇言》:补肾命,解胎毒,化痘毒。

4.《本草通玄》:充养血气。

5.《饮片新参》:治虚劳,纳肾气,定喘咳,敛汗。

6.《本草经疏》:脐带,《本经》以之治疟者,应是久疟虚寒之甚,借其气以补不足也。

7.《医林篱要》:脐带补益血气,得人气之余故也。小儿羸弱及痘疮不起,用此煎汤服之,亦颇见效。

参看

  • 《中药学》- 脐带
  • 《妇产科学》- 脐带
关键字:脐带
上一篇: 齐墩果
下一篇:蛴螬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