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水莎草
Shuǐ Suō Cǎo
水莎草
别名:三棱草
功效作用:止咳化痰。主慢性支气管炎
英文名:Herb of Glomerate Galingale
始载于?毒性?归经肺经药性平药味苦

水莎草

拉丁名 Cyperus glomeratus L.

英文名:Herb of Glomerate Galingale

分类 莎草科植物球形莎草

药用部位 全草、块茎

【别名】三棱草

【来源】莎草科藨草属植物扁秆荆三棱Scirpus planiculmis Fr. Schmidt,以块茎入药。8月采,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苦,平。

【功能主治】止咳,破血,通经,行气,消积,止痛。用于慢性气管炎,症瘕积聚,产后瘀阻腹痛;消化不良,闭经及一切气血瘀滞、胸腹肋疼痛。

【用法用量】 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采集期:块茎夏、秋季采挖。

加工:洗净,除去茎叶,须根及部分根茎,晒干。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5~100cm。根状茎长,横走。秆粗壮,扁三棱形,光滑。叶片少,线形,短于或有时长于秆,宽3~10mm,先端狭尖,基部折合,全缘,上面平展,下面中肋呈龙骨状突起。苞片3或少有4,叶状,较花序长约1倍以上,最宽处8mm;复出长侧枝聚伞花序有4~7个第一次辐射枝,辐射枝向外展开,长短不等,最长达16cm,每一辐射枝上有1~3个穗状花序,每一穗状花序又有5~17个小穗,花序轴疏被短硬毛;小穗排列疏松,近平展,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8~20mm,宽约3mm,有花10~30多朵,小穗轴有白色透明翅;鳞片初期排列紧密,后期疏松,纸质,宽卵形,长约2.5mm,先端钝圆或微缺,背面中肋绿色,两侧红褐色或暗红褐色,边缘透明,黄白色,有5~7条脉;雄蕊3,花药线形,药隔暗红色;花柱短,柱头2,细长,有暗红色斑纹。小坚果椭圆形或倒卵形,平凸状,长约2mm,棕色,稍有光泽,有小点状突起。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生于浅水中、水边沙地或路边湿地。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陕西、山西、甘肃、新疆、河南、湖北、广东、贵州、云南等省区。  

药理作用

1.对呼吸系统的作用:水莎草干浸膏及其1号提取物(水煎浓缩液,加乙醇发生沉淀,弃去沉淀,滤液浓缩制成),给小鼠灌胃,有一定的祛痰作用(酚红法),但无止咳(小鼠氨水喷雾引咳法)及平喘作用(豚鼠组织胺喷雾引喘法)。

2.抗菌作用:煎剂、浸膏或1号提取物在试管内对流感杆菌、甲型链球菌、奈氏双球菌、四联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号提取物对肺炎球菌及大肠杆菌也有效。

关键字:莎草
上一篇: 水曲柳
下一篇:水蛇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