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蕹菜
Wènɡ Cài
蕹菜
别名:空心菜、藤藤菜、蕻菜、瓮菜、空筒菜、无心菜、水蕹菜、蕹、水雍菜
功效作用:治鼻衄,便秘,淋浊,便血,痔疮,痈肿,折伤,蛇虫咬伤。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Swamp Morningglory
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毒性无毒归经胃经药性寒药味甘

蕹(wèng )菜,旋花科(Convolvulaceae)番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又名空心菜。以绿叶和嫩茎供食用。原产中国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东南亚。现我国华南、华中、华东和西南各地普遍栽培,是夏秋季的重要蔬菜。

目录

  1. 各地名称
  2. 基本信息
  3. 简介
  4. 特性
    1. 形状
    2. 习性
    3. 品种
    4. 虫害
  5. 功效
    1. 防癌
    2. 降脂减肥
    3. 美容佳品
    4. 防暑解热
  6. 食用
    1. 营养价值
    2. 基本要素
    3. 做法
    4. 菜谱
  7. 药用
    1. 中药化学成分
    2. 功效
    3. 主治
    4. 各家论述
    5. 采收和储藏
    6. 药方
    7. 性状鉴别
  8. 食疗价值
    1. 性能及用途
    2. 附方
  9. 栽培管理
    1. 早蕹菜
    2. 夏秋蕹菜
    3. 水植蕹菜
    4. 藤蕹
  10. 种植技术
    1. 整地施肥
    2. 浸种催芽
    3. 播种
    4. 肥水管理
    5. 采收
  11. 参看

各地名称

在成都、江苏称藤藤菜,在四川叫钢管菜腾腾菜。湖北称竹叶菜,在贵州称筒菜,在湖南又叫猪菜耳朵菜


大棚中种植的蕹菜

,在隆昌称为过河菜,在广东称通菜,在上海、长沙、福建称蕹菜。

在其他地方又名藤菜、瓮菜、无心菜、空筒菜、蕻菜,栽培于水田、池沼的称为水蕹菜,新加坡英文中也作kangkong。广西及北方各省的新引进地区都称空心菜。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water spinach,water convolvulus

【来源】旋花科植物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 [I. reptans (L.) Poir.],以全草及根入药。夏秋


蕹菜

采,鲜用或分别晒干。

【性味归经】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止血。用于食物中毒,黄藤、钩吻、砒霜、野菇中毒,小便不利,尿血,鼻衄,咳血;外用治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鲜品2~4两水煎服。解救上述中毒时可用鲜根或鲜全草1~2斤绞汁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食用】作为蔬菜,可凉拌、炝炒、做汤,味美可口,营养丰富!  

简介


蕹菜开花


夏秋季节主要绿叶菜之一。在空心菜的嫩梢中,钙含量比西红柿高12倍多,并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水上竹叶菜。利用水面栽培的竹叶菜吸收水中营养,其生长过程无需施肥用,同时可以改善水质,绿化水源。  

特性

形状

蕹菜须根系,根浅,再生力强。旱生类型茎节短,茎扁圆或近圆,中空,浓绿至浅绿。水生类型节间长,节上易生不定根,适于扦插繁殖。子叶对生,马蹄形,真叶互生,长卵形,圳心脏形或披针形,全缘,叶面光滑,浓绿,具叶柄。聚伞花序,1至数花,花冠漏斗状,完全花,白或浅紫色。子房二室。蒴果,含2--4粒种子。种子近圆形,皮厚,黑褐色,千粒重32克--37克。  

习性

蕹菜性喜温暖温润,耐光,耐肥。生长势强,最大特点是耐涝抗高温。在15℃--40℃条件下均能生长,耐


蕹菜性喜温暖温润

连作。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广,无论旱地水田,沟边地角都可栽植。夏季炎热高温仍能生长,但不耐寒,遇霜茎叶枯死,高温无地区可终年栽培。蕹菜属高温短日照作物,在江淮流域子蕹能开化结籽。而藤蕹对短日照要求严格,在江淮流域不能开花结籽,只能用无性繁殖。  

品种

蕹菜分为子蕹和藤蕹两类。  

虫害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 病害有:轮班病,褐斑病,白锈病,病毒病  

功效

防癌

空心菜是碱性食物,并含有钾、氯等调节水液平衡的元素,食后可降低肠道的酸度,预防肠道内的菌群失调,对防癌有益。  

降脂减肥

所含的烟酸、维生素C等能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具有降脂减肥的功效。  

美容佳品

空心菜中的叶绿素有“绿色精灵”之称,可洁齿防龋除口臭,健美皮肤,堪称美容佳品。  

防暑解热

它的粗纤维素的含量较丰富,这种食用纤维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胶浆及果胶等组成,具有促进肠蠕动、通便解毒作用。空心菜性凉,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可预防感染。因此,夏季如经常吃,可以防暑解热、凉血排毒、防治痢疾。  

食用

营养价值

空心菜中粗纤维的含量较丰富,这种食用纤维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胶浆及果胶等组成,具有促进肠蠕动、通便解毒的作用。空心菜是碱性食物,食后可降低肠道的酸度,预防肠道内的细菌群失调,对防癌有益。空心菜中的叶绿素有“绿色精灵”之称,可洁齿防龋除口臭,健美皮肤,堪称美容佳品。空心菜性凉,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可预防感染。  

基本要素

特点: 口感清脆,辣辣的,开胃极了

功效: 空心菜富含钙质,富含的纤维质,有助心肌收缩,对降低血压很有疗效

材料: 空心菜梗

配料: 大蒜、生姜、豆豉、辣椒粉、盐、味精

典故: 《本草纲目》云:「蕹菜能节节生芽,一本能成一畦」。

禁忌: 空心菜属于寒凉性蔬菜,故可清热;但身体虚弱、体温不足的人不宜多食。  

做法

(1). 把空心菜梗洗净,截成三四厘米的段

(2). 热锅,放入色拉油

(3). 油热放入大蒜末、生姜末、空心菜,撒入辣椒粉,翻炒片刻

(4). 加盐、味精(还可以加一些酱油)

(5). 可以盛起来、尝尝了!  

菜谱

菜谱名称:凉拌空心菜


凉拌空心菜

所属菜系:东北菜

制作手法:拌

菜品口味:咸鲜

菜品类型:凉菜

材料 :空心菜。

配料 :虾皮。

调料 :盐、味精、葱油、香油、芝麻。

制作

1.将空心菜切去老根,切成段,用开水烫过,投凉待用。

2.虾皮用清水泡过,去除腥味和盐味,放入空心菜里面,加上盐、味精、香油、葱油拌匀即可。

提示

空心菜要嫩,鲜咸适口。

空心菜400G,猪肉碎50G,干辣椒5G,盐适量,鸡精,糖适量,蒜末少许。

制作方法:

1. 锅内入油(多放些),下干辣椒以及蒜末炒10秒种。

2. 下猪肉末翻炒至熟。

3. 下空心菜,炒熟,并下盐,鸡精,糖调味即可。

炒空心菜

炒空心菜

主料:空心菜400克


炒空心菜

调料:色拉油20克,酱油5克,大蒜5克,盐1克,味精1克

做法:

1、空心菜除去老茎,带叶择成长条,洗净沥水。

2、炒锅内放油烧热,加入拍碎的蒜头爆出味,放入空心菜,加少许精盐用大火急炒,菜软时加酱油、精盐和味精,出锅即可。

蒜拌空心菜

蒜拌空心菜

主料:空心菜500克

调料:大蒜(白皮)50克,酱油8克,盐5克,味精3克,香油15克,醋8克

做法:

1、将空心菜择去老根,切10厘米长的段,放开水中焯一下,捞出控干水分,晾凉待用;

2、将蒜剥去皮,洗净剁成茸状,与酱油,醋,香油一起拌匀,浇在空心菜上,调匀即可。

肉末空心菜

原料:空心菜1000G,猪肉碎50G,花椒5G,干辣椒5G,盐适量,糖适量,蒜末少许。

制作方法:

1、锅内入油(多放些),下花椒,干辣椒以及蒜末炒10秒种。

2、下猪肉末翻炒至熟。

3、下空心菜,炒熟,并下盐,糖调味即可。

手撕蕹菜

材料:蕹菜杆子半斤、蒜瓣4颗、红尖椒两只

调料:油、盐适量、鸡精少许

做法:

1、先将蕹菜摘去叶子和老杆部分,清洗干净后将杆子用手撕成长片,蒜瓣切片,红椒切斜圈;


蒜香蕹菜

2、坐锅烧油下蒜瓣炒香,接着下蕹菜杆子和红椒翻炒,调盐味撒鸡精拌匀即可。

荸荠空心菜汤

主料:空心菜250克,荸荠200克

调料:猪油(炼制)25克,盐3克,味精2克,小葱5克,香油5克

做法:

1、将空心菜去杂洗净切段;

2、荸荠去皮洗净切片;

3、锅烧热后放入猪油,先将葱末煸香;

4、再放空心菜、盐、味精翻炒一会儿;

5、注入猪蹄汤并放入荸荠片煮熟。  

药用

中药化学成分

含蛋白质,糖,脂类,酚类,萜类,三萜类,化合物,谷氨酰胺,丙氨酸,蔗糖,α-生育酚及β-胡萝


蕹菜的药用价值

卜素,叶黄素,叶黄素环氧化物,堇黄质,新黄质等十几种类胡萝卜素[5,6],还含铜铁、锌等元素[7]。此外,从中还分离出N-反和N-顺-阿魏酰基酩胺[8]。  

功效

凉血止血;清热利湿

考证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科属分类 旋花科

拉丁文名 Herba Ipomoeae Aquaticae  

主治

鼻衄;便秘;淋浊;便血;尿血;痔疮;痈肿;折伤;蛇虫咬伤  

各家论述

1.《南方草木状》:能解冶葛毒。

2.《医林纂要》:解砒石毒,补心血,行水。

3.《岭南采药录》:食狗肉中毒,煮食之。

4.《广州植物志》:内服解饮食中毒,外用治一切胎毒,肿物和扑伤。

5.《广西野生资源植物》:根茎春烂煨熟,熨吹乳。

6.《陆川本草》:治肠胃热,大便结。  

采收和储藏

夏、秋采收,多鲜用。

资源分布 我国中部和南部各地常为无性栽培,北方较少。  

药方

①治鼻血不止:蕹菜数根,和糖捣烂,冲入沸水服。(《岭南采药录》)②治淋浊,小便血,大便血:鲜蕹菜洗净,捣烂取汁,和蜂蜜酌量服之。(《闽南民间草药》)③治翻肛痔:空筒菜二斤,水二斤,煮烂去渣滤过,加白糖四两,同煎如饴糖状。每日服三两 ,一日服二次,早晚服,未愈再服。(《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④治出斑:蕹菜、野芋、雄黄、朱砂。同捣烂,敷胸前,(《岭南采药录》)⑤治囊痈:蕹菜捣烂,与蜜糖和匀敷患处,(《岭南采药录》)⑥治皮肤湿痒:鲜蕹菜,水煎数沸,候微温洗患处,日洗一次。⑦治蛇咬伤:蕹菜洗净捣烂,取汁约半碗和酒服之,渣涂患处。⑧治蜈蚣咬伤:鲜蕹菜,食盐少许,共搓烂,擦患处。(⑥方以下出《闽南民间草药》)  

性状鉴别

茎叶常缠绕成把。茎扁柱形,皱缩,有纵沟,具节,表面浅青黄色至淡棕色,节上或有分枝,节处色较深,近下端节处多带有少许淡棕色小须根;质韧,不易折断,断面中空,叶片皱缩,灰青色,展平后呈卵形、三角形或披针形;具长柄。气微味淡。以茎叶粗大、色灰青者为佳。

性味: 甘;寒

药材基源: 为双子叶植物旋花科植物蕹菜的茎、叶。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0-120g;或捣汁。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食疗价值

性能及用途

蕹菜的茎、叶。春、夏季采茎叶洗净用。

[性能]味甘,性微寒。能清热凉血,利尿除湿,解毒。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2、C及烟酸等成分。

[用途]用于血热所致的鼻衄,咳血,吐血,便血,痔疮出血,尿血;热淋,小便不利,或妇女湿热带下;野菌中毒轻者,以及疮肿、湿疹、毒蛇咬伤。

[用法]煎汤,煮食,或绞汁服。

[注意]体虚二便不固者,不甚相宜。又诸书所载,本品解药石中毒范围较广,如黄藤、钩吻、砒霜等中毒均属之,可供研究。对野菌中毒,精神烦乱者有一定效果,重者须求医救治。此外,对疮疹、蛇作,当以外用为主。  

附方

1,蕹菜汁:蕹菜250g,切碎捣烂,绞取汁液。每次用2~3匙,冲入沸水,以蜂蜜调味后服用。

本方以蕹菜清热凉血、止血作用。用于咳血、衄血或便血、尿血等热证出血。

2,蕹菜车前汤:蕹菜120g,鲜车前60g。加水煎汤服。

车前草能清热利尿除湿,用以增强蕹菜的疗效。用于热淋,小便黄赤不利,或血淋。

3,蕹菜木槿鸡蛋汤:鸡蛋2个,用油煎熟,起锅;连根蕹菜250g,用水煮熟后捞起,再放入鲜木槿花60g及煎蛋,一同煮沸即成。可酌加盐调味食。

蕹菜配伍木槿花,善于利尿除湿化浊。用于妇女下。

4,蕹菜金银花甘草液:蕹菜1000g,切碎,捣烂绞取汁液;金银花30g,甘草10g,煎汤,与前者兑合。大量服用(或灌服)。

本方取蕹菜解药物或食物中毒的作用,配伍金银花、甘草,增强解毒的功效。用于野菌、食物中毒较轻者。  

栽培管理

早蕹菜

直播出苗,移栽或扦插成活后,结合中耕除草,666.7平方米施2~3成人畜粪1500~2000千克,以后每3


蕹菜幼苗期

~5天施一次。 

苗期气温低,要尽量利用大棚和小拱棚覆盖栽培提高地温。在雨停后,及时追施4~5成浓度的粪肥,以免养分流失,叶片翻黄脱落。生长盛期视土壤干湿情况,用1~2成浓度的粪水或0.5%的尿素浇泼,促茎叶肥嫩。每次采收后追施一遍3~4成浓度的粪肥。早蕹菜肥水管理的总原则是:勤、淡、匀、透、凉,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夏秋蕹菜

播种时不宜施用煤灰(不利于保湿),播种后需用梳耙松动表土,使种子落入土中,然后浇盖一层4~5成浓度的猪粪渣,并覆盖遮阳网保湿。土面现干后复水1~2次。出苗后,勤浇淡粪水,保持床土湿润。  

水植蕹菜

水田定植后,早期温度尚低,应维持3.3厘米左右(1寸)深的浅水,以提高土温,加速生长;进入旺盛生长期,气温增高,生长迅速,藤叶茂密,蒸腾作用旺盛,水分消耗大,宜维持10厘米(3寸)左右的深水,以满足蕹菜对水分的要求,同时还可以降低过高的土温。施肥以氮肥为主,每采收一次,应及时施腐熟粪肥或0.5%尿素一次,蕹菜生长迅速,采收后不及时追肥或脱肥,都会影响产量和品质,追肥应先淡后浓,最大浓度为4~5成。  

藤蕹

旱栽在栽种后,每隔2~3天浇泼一次~3成浓度的腐熟淡粪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促藤茎萌发新根和新


藤蕹

苗。在新苗长出20~30厘米时,即用腐熟堆肥壅没新发藤茎,只留5~10厘米茎梢露出土外,并浇2~3成浓度的腐熟粪水一次。壅土2~3次后,藤蕹即可长满土,分期分批刈割嫩苗上市。每采收一次,追施一次5~6成浓度的粪肥。在采收上市期,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覆土1~2次,保持藤蕹嫩苗粗壮肥大。可一直采收至寒露。 蕹菜封垄后不便中耕,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获得高产优质的管理总原则是:早栽植,多肥水,勤采摘。  

种植技术

整地施肥

空心菜生长速度快,分枝能力强,需肥水较多,宜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1500-2000公斤,


蕹菜需要细心管理

草木灰100公斤,充分与土壤混匀,起成高20厘米、宽130-150厘米的畦(包沟)。 基肥的施用蕹菜生长期长,需肥量大,所以一定要施足基肥,一般每667平方米用腐熟圈肥3500-4000千克或堆肥4000-4500千克。全面撒施,与泥土混匀,要提前几天施入整畦,防止因覆膜育苗而引起粪肥发酵而烧苗。追肥的施用子蕹苗高3厘米时,应加强肥水供应,每667平方米可用5千克硫酸铵,顺水冲施。当苗高33厘米时,进行第一次采收,采后要及时追肥,每667平方米用硫酸铵5千克。水蕹第一次采后因叶蔓幼嫩,追肥量要少而淡,每667平方米可用尿素1千克,撒肥后泼水清洗叶面。以后随叶蔓生长量加大,追肥量也要加大,早蕹每次每667平方米可施尿素5千克,或硫酸铵10千克,顺水冲施。水蕹可与沙混匀撒入田中,并用水泼叶蔓,以免烧叶,施肥量与早蕹相同。为提高产量和保证品质,一定要做到每次采摘后及时追肥。  

浸种催芽

空心菜种子的种皮厚而硬,若直接播种会因温度低而发芽慢,如遇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则会引起种子腐烂,因此宜进行催芽,可用30℃左右的温水浸种18-20小时,然后用沙布包好置于30℃的催芽箱内催芽,当种子有50%—60%露白时即可进行播种。  

播种

空心菜可撒播或条播,每亩用种量为1.5-2.0公斤,撒播后用细土覆盖1厘米厚左右,条播可在畦面上横划一条2-3厘米深的浅沟,沟距15厘米,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撒施在沟内,再用细土覆盖,然后用遮阳网覆盖畦面,再淋水,出苗后即可揭开遮阳网。

蕹菜

催芽播种。如每个大棚300平方米,约需种子2.5公斤。用1/1000的托布津浸种30分钟,然后清洗几次,再用清水浸种22小时。捞起洗净后用纱布包着放入30℃的恒温箱催芽,待种子破皮露白即可播种。播种前,先装上小石米到定植杯2/3处,紧靠着排在育苗槽内,每槽约2000杯,槽内放清水至定植杯1/3处。每个定植杯播3粒种子,根尖向下,播完后再盖一层小石米,稍把种子盖住。槽面盖上泡沫板,保持槽内湿度,干燥时勤浇水。  

肥水管理

空心菜是多次采收的作物,因此除施足基肥外,必须进行多次分期追肥才能取得高产,苗期可用10%-15%的稀人粪尿淋施,亩用量为1000-1500公斤,当幼苗有3-4片真叶时,用复合肥15-20公斤和尿素2-4公斤混合施用,采收期每采收1次用复合肥5-8公斤(每亩)追肥。

在大棚内,用配制的营养液栽培蕹菜(空心菜),高产优质,可不分季节,周年生产,循环采收,较之传统栽培方法,每300平方米可增收1500元。

制营养液。原料比(每吨营养液所含克数):硝酸钙950、硝酸钾810、磷酸二氢铵150、硫酸镁500、硼酸2.9、硫酸锰2.1、硫酸锌0.22、硫酸铜0.05、钼酸钠0.025、螯合铁23。

蕹菜

定植保湿。苗期约20~30天,待苗高5~7厘米时定植。面积300平方米的大棚,每棚需要156块规格为1米×1.5米的定植泡沫板,每块板上放60个定植杯。空心菜的生长适温为25℃,10℃以下停止生长。当气温下降到20℃以下时,要在大棚周围加盖塑料薄膜,关好门。阴雨天,棚内温度可比棚外高2~5℃。当棚内温度升至35℃以上,则需敞膜降温。  

采收

一般播种后35-45天,当空心菜植株生长到35厘米高时应及时采收。适时采收。定植至采收约需30天。当


采收

株高30~40厘米时,就要第一次采收。第一、二次采收时,留基部2~3节,以促进萌发较多的侧蔓来提高产量,以后采收留1~2节即可。若出现分枝过多。过密、过细,则要疏剪。在初收期及生长后期,每隔7~10天采收1次,生长盛期5~7天采收1次。

参看

  • 《中医饮食营养学》- 蕹菜
  • 《食物疗法》- 蕹菜
关键字:蕹菜
上一篇: 问荆
下一篇:莴苣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