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信石
Xìn Shí
信石
别名:人言、砒石
功效作用:蚀疮去腐,平喘化痰,截疟。用于寒喘,疟疾;外用治淋巴结结核,骨、关节结核,结核性瘘管,牙疳,痔疮。
英文名:?
始载于?毒性大毒归经?药性热药味辛

目录

  1. 简介
  2. 采收
  3. 药材
  4. 炮制
  5. 成分
  6. 性味
  7. 功用
  8. 用法用量
  9. 保贮
  10. 化学成份
  11. 药材鉴别
  12. 禁忌
  13. 附注

简介

信石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原名"砒石",
始载于宋"开宝本草"。市售信石分红信石及白信石二种,但白信石极少见,故主要为红信石,其加工制品为砒霜。本品的原矿物主要为砷华,但也有用毒砂或雄黄加工制造而成的。  

采收

少数选取天然的砷华矿石,多数为加工烧炼而成。1.老法,将毒砂砸成小块,除去杂石,置容器内,与煤、木炭或木柴烧炼,然后升华,即得信石。此法设备简单,但对操作工人健康有害。2.新法:选取纯净雄黄,砸成小块,入容器内使雄黄燃烧,分解成三氧化二砷及二氧化硫,然后通过冷凝管道,使三氧化二砷得到充分冷凝,即得信石,S02另从烟道排出。  

药材

1.红信石(、红砒) 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粉红色,具黄色与红色彩晕,略透明或不透明,具玻璃样,丝绢样光泽,质脆,易砸碎,无臭,本品极毒,不能口尝。烧之有蒜臭味。以块状,淡红色,有晶莹直纹,无渣滓者为佳。药用以本品为主。

白信石(白信、白砒) 无色或白色,其余特征同上。本品有大毒,不可口尝。  

炮制

去杂质,砸碎、装入砂罐内,用泥封口。置炉火中煅红,取出放凉,研为细末,封装备用。  

成分

白砒含氧化砷(As2O3),红砒尚含少量硫化砷。  

性味

辛酸大热,有大毒。入肺经。  

功用

蚀疮去腐,去痰定喘。用于痔疮瘘管、走马牙疳等症,取其强烈的腐蚀和攻毒拔毒之功;寒痰喘逆之证,  

用法用量

一般作外用研末撒敷.或入膏药中贴。内服入丸散刘,每日.003-0.009克,不能过重.不可久服。(必须主治医师处方签名盖章,才能限量配给)。  

保贮

置密闭容器内,单独存放,专人专箱加锁,按毒药管理规定,严格保贮。  

化学成份

砷华为天然的三氧化二砷 As2O3,溶于水、碱、碳酸碱、酸、乙醇;常含有S、Fe等杂质,故呈红色。毒砂为FeAsS,含Fe34.3%,As46%,S19.7%,常含Co、间或含Ni、Sb,极少数矿床中之毒砂含有金。据北京医学院药学系1958年分析北京市售品红信石含多量As+++、S=,少量Fe+++。  

药材鉴别

1.红信石: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白色,有黄色与红色彩晕,略透明或不透明,具玻璃样或绢丝样光泽或无光泽。质脆,易砸碎。气无。本品极毒,不宜口嗜。

以块状、具晶莹直纹、色红润、无渣滓者为佳。

2.白信石: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无色或白色,透明或不透明,具玻璃样或绢丝样光泽或无光泽。质脆,易砸碎。气无。本品极毒,不宜口嗜。

以块状、具晶莹直纹、色白、无底、无渣滓者为佳。  

禁忌

剧毒之品,用之宜慎。体虚者及孕妇忌用。  

附注

砒霜Arsenicum 系由信石升华精制而成的三氧化二砷(As2O3)为白色粉末,微溶于热水,其毒性较信石剧。效用与信石相同。

关键字:
上一篇: 辛夷
下一篇:雄黄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