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野颠茄
Yě Diān Qié
野颠茄
别名:癫茄、山马铃、大丁茄、小颠茄、天茄子、假茄子、红癫茄、黄贡茄、鬼茄、竻丁茄、红果丁茄、丁茄、颠茄、红颠茄、地茄、狗桔、刺茄、洋海茄、刺天茄
功效作用:镇咳平喘,散瘀止痛。治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胃痛,风湿痛,瘰疬,寒性脓疡,跌打损伤。
英文名:Herb of Soda-apple Nightshade
始载于《常用中草药手册》毒性有毒归经?药性温药味辛、苦

野颠茄

Herba Solani Surattensis

(英)Soda-apple Nightshade Herb

别名: 红颠茄、假茄子、刺天茄。

来源 为茄科植物丁茄Solanum surattense Burm.f.的全株。

植物形态 直立形灌木,高30~60cm,全株有纤毛和细直刺。叶互生,阔卵形,长5~12cm,宽4~12cm,先端尖,基部心形,5~7浅裂或中裂,两面有纤毛,叶脉和叶柄有直刺。聚伞花序腋外生,有花1~4朵;花萼5裂,有刺;花冠白色,裂片披针形;雄蕊5;子房2室。浆果球形,熟时橙红色,直径3~4 cm,果柄具细直刺,长2~2.5cm。种子多数,扁平,直径约4mm。花期夏、秋季,果期7月。

生于荒地、林边。分布于长江以南至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采制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化学成分 浆果含澳茄碱(soasonine)、澳茄边碱(solamargine)、澳茄新碱(solasurine)。

性味 性温,味苦、微辛;有毒。

功能主治 散瘀消肿,止痛拔毒。用于跌打损伤、痈肿疮疖、慢性骨髓炎、淋巴结核、冻疮、胃痛。

各家论述:

1.《广西药植名录》:全株:治胃痛,损伤,蛇咬伤,感冒,疟疾,瘰疬。

2.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散瘀止痛,镇咳平喘。治风湿性腰腿痛,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鲜叶捣敷跌打损伤。

3.《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抗菌,活血散瘀,麻醉镇痛。治跌打损伤,冻疮,寒性脓疡,慢性骨髓炎,淋巴结结核,脚癣。

关键字:
上一篇: 野草香
下一篇:野鹅脚板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