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夜交藤
Yè Jiāo Ténɡ
夜交藤
别名:棋藤、首乌藤
功效作用: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风疹瘙痒
英文名:?
始载于《本经逢原》毒性无毒归经心经、肝经药性平药味甘、苦

  

目录

  1. 名称
    1. 药 名
    2. 拼 音

    3. 英文名:
    4. 来 源
    5. 别 名
    6. 处方名
    7. 拉丁名
  2. 疗效
    1. 功 效
    2. 主 治
    3. 性味归经
    4. 用法用量
    5. 用药忌宜
    6. 药物配伍
    7. 动植物资源分布
    8.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9. 炮制方法
    10. 考 证
    11. 生药材鉴定
    12. 中药化学成分
  3. 参看

名称

药 名

夜交藤  

拼 音

YEJIAOTENG  


英文名:

Tuber Fleeceflower Stem  

来 源

为双子叶植物药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藤茎。  

别 名

棋藤(《南京民间药草》)、首乌藤(《江苏植药志》)  

处方名

夜交藤、首乌藤、 何首乌藤  

拉丁名

药材Caulis Polygoni Multiflori原植物何首乌 Polygonum multiflorumThunb.  

疗效

功 效

养心,安神,通络,祛风,  

主 治

治失眠症,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  

性味归经

甘微苦,平。①《本草再新》:“味苦,性温,无毒。”②《饮片新参》:“苦涩微甘。” ③《陕西中草药》:“性平,味甘。”

入心、脾、肾、肝经。①《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②《四川中药志》:“入肝、肾二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用药忌宜

躁狂属实火者慎服。  

药物配伍

配酸枣仁,滋心阴,宁心神;配生地,养血补阴;配天门冬、麦冬,清虚火、养心阴;配羌活、独活,祛风胜湿、舒利关节。  

动植物资源分布

药材主产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带叶的藤茎,于夏、秋采取。但商品大都用藤茎,于秋季叶落后割取,除去细枝、残叶,切成长约70厘米的段落,捆成把,晒干。  

炮制方法

清水洗净,稍浸泡,捞出,润透后,切段,晒干。  

考 证

出自《本经逢原》。  

生药材鉴定

干燥的藤茎呈细长圆柱状,通常扭曲,有时分枝,直径3~7毫米。表面紫褐色,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和节,并散生红色小斑点,栓皮菲薄,呈鳞片状剥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红色,木部淡黄色,本质部呈放射状,中央为白色疏松的髓部。气无,味微苦涩。以粗壮均匀、外表紫褐色者为佳。四川商品为干燥的带叶嫩茎。茎细,黄绿色或黄褐色,叶多皱缩。显微鉴定:茎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含有棕色色素。皮层狭窄。中柱鞘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伴有少数石细胞群,纤维壁较厚,木化;石细胞不规则形,纹孔、孔沟不明显。韧皮部较宽,韧皮射线外侧喇叭口状;束中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木纤维发达,胞腔大,木薄壁细胞非木化,髓部小。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尤以射线的宽阔部分为多。  

中药化学成分

茎含蒽醌类,主要为大黄素(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ic acid,Chrysophanol)或大黄素甲醚(Emodinmono methyl ether),均以结合型存在。茎叶含多种黄酮,已得到木犀草素-5-O-木糖甙(lutiolin-5-O-xyloside)。亦含蒽醌类化合物,已分得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素-8-O-5-O-木糖甙(luteolin-5-O-xyloside)。亦含蒽醌类化合物,已分得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素-8-O-β-D-葡萄糖甙;并含β-谷甾醇。预试尚含芪类和鞣质。

参看

  • 《中药学》- 夜交藤
关键字:
上一篇: 夜花藤
下一篇:夜明砂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