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玉叶金花
Yù Yè Jīn Huā
玉叶金花
别名:白纸扇、野白纸扇、山甘草、土甘草、凉口茶、仙甘藤、蝴蝶藤、蜻蜓翅、生肌藤、黄蜂藤、白叶子、凉藤子、大凉藤、小凉藤
功效作用:清热解暑,凉血解毒。用于中毒,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肾炎水肿,肠炎,子宫出血,毒蛇咬伤。
英文名:?
始载于?毒性?归经?药性凉药味甘、淡

玉叶金花

学名:

Mussaenda pubescens Ait. f.

【科别】茜草科

【科拉丁名】Rubiaceae

【属名】玉叶金花属

【属拉丁名】Mussaenda

【介绍】玉叶金花中所谓的「玉叶」其实指的是它的萼片变形而来,一朵玉叶金花的花萼有五枚萼片,其中一枚变形为叶片状,有些栽培品种的五片萼片都会变形成为叶片状。它的花小形而且是金黄色,故名「金花」。

【性状】藤状小灌木。小枝蔓延,初时被柔毛,成长后脱落。单叶互生,有短柄,卵状矩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8cm,宽2~3.5cm,先端渐尖,基部炖尖,边全缘,上面无毛或被疏毛,下面被柔毛;托叶2深裂,裂片条形,被柔毛。夏季开花,聚伞伞房花序,密集多花,着生枝顶;花黄色,无柄;花萼钟形,被毛,裂片认条形,长3~4mm,其中常有1片扩大成白色叶状,阔卵形或圆形,长2.5~4cm;花冠长约2cm,黄色,外被伏柔毛,裂片5,镊合状排列;雄蕊5个,着生于花冠喉部,花丝极短;子房2室,胚珠多数。浆果椭圆形,长8~10mm,宽6~7.5mm,聚集一团。

【生境分布】生于较阴的山坡、沟谷、溪旁及灌丛中。

【采集加工】全年可采收,鲜用或洗净晒干,切碎备用。

【化学成分】叶、茎含豆甾醇、β-谷甾醇、三帖酸类阿江酸(arjunolic acid,C30H48O5)、苏索酸、咖啡酸、对-羟基桂皮酸、阿魏酸、山栀子苷甲酯。近年来,又从中分离得mussaendosideside A、B、C,及heinsiagenin A。

【药理作用】1. 本品水煎液和乙醇沉淀物对小鼠有抗早孕作用。

【别名】白纸扇、白头公、野白纸扇、山甘草、土甘草、凉口茶、仙甘藤、蝴蝶藤、蜻蜓翅、生肌藤、黄蜂藤、白叶子、凉藤子、大凉藤、小凉藤

【来源】为茜草科玉叶金花属植物玉叶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 Ait. f.,以藤与根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洗净晒干,切碎备用。

【性味归经】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凉血解毒。用于中毒,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肾炎水肿,肠炎,子宫出血,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0.5~1两。

【附方】

1. 预防中暑:

玉叶金花藤60~90克,水煎,当茶饮。

2. 感冒、发热、咳嗽:

感冒冲服剂,每次服1包(9克),每天2次。

3. 感冒、中暑:

玉叶金花藤、牡荆叶各等量制茶,加薄荷少许,泡水饮用。

4. 湿热小便不利:

玉叶金花藤30克,鲜金银花藤60克,车前草30克。水煎服。

5. 暑湿腹泻:

玉叶金花藤60克,大叶桉18克,水煎。每日剂,分3次服。

6. 子宫出血:

玉叶金花根15克,水煎服或鲜嚼食汁。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 主根多粗直而长,或作不规则弯曲,直径6-20mm;侧根多数,并有无数细根,表面灰棕色,具不规则纵横裂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皮部厚,鲜时易剥离,内面光滑,富有粘质。外形极似常山,但断面为白心,故称“白常山”。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皮层较窄,有散在或成群的石细胞,间有纤维,胞腔大,有纹孔。砖皮部狭窄。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发达,年轮清晰可见,导管单个或数个切向聚集;射线2-4列细胞。  

繁殖与栽培

【科属】藤状小灌木。

【特性】小枝蔓延,初时被柔毛,成长后脱落。单叶互生,有短柄,卵状矩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8cm,宽2~3.5cm,先端渐尖,基部炖尖,边全缘,上面无毛或被疏毛,下面被柔毛;托叶2深裂,裂片条形,被柔毛。夏季开花,聚伞伞房花序,密集多花,着生枝顶;花黄色,无柄;花萼钟形,被毛,裂片认条形,长3~4mm,其中常有1片扩大成白色叶状,阔卵形或圆形,长2.5~4cm;花冠长约2cm,黄色,外被伏柔毛,裂片5,镊合状排列;雄蕊5个,着生于花冠喉部,花丝极短;子房2室,胚珠多数。浆果椭圆形,长8~10mm,宽6~7.5mm,聚集一团。生于较阴的山坡、沟谷、溪旁及灌丛中。

【繁殖】繁殖以扦插为主。春季选择一年生、充实健壮的嫩枝,剪取插穗长度8-12cm并将其下端剪成45度角,扦插前可将插穗底部在低浓度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小时~2小时,扦插在透水透气性能,良好的河砂或珍珠岩的插床中,扦插深度以插穗长度的1/2为宜,插好后要一次性浇透水。在以后的管理中要注意遮荫和保持空气湿度,一般以80%~90%为佳。干燥时要及时向叶面及周围空间喷水,10~15天后可生根成活。也可播种繁殖,播种可获得大量的种苗但由于操作复杂、成活率低、成苗周期长。在立夏到小满时节,将新采集的种子放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后即可进行播种,为了提高发芽率和提早出苗,可将种子浸泡于30℃左右1%-2%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1~2个小时,取出晾干后即可播种,覆土约lcm并注意保持湿润和遮荫通风,7-10天即可出苗。

【栽培】玉叶金花属阳性植物无论地植或盆栽都需置于全日照或半日照的环境中。当幼苗长出3--5对叶子时,即可进行上盆或装袋。盆土或袋装土以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沙质壤土为最佳,移植后要立即浇透水以便定根。因移植时根部损伤,为调节体内水分平衡,减少蒸发,需要对苗木进行摘心或摘叶。温度在20℃~30℃时枝叶生长较快土壤要经常保持湿润每月可追施一次腐熟肥。以后随着苗木的生长,为了促使植株矮化、丰满,需要进行反复的摘心处理。生长过程中可对过长枝进行疏剪,还可以根据造型需要牵引定型,同时对枯枝、老枝、过密枝、徒长枝、病虫枝等及时剪除,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花后要及时剪除残枝,以减少养分消耗,促其再度开花。生长期要给予充足光照,控制水分,炎夏要叶面洒水以降低气温。勤中耕除杂草,以改善土壤空气状况。花蕾期要勤施薄肥,亦可采取根外即叶面追肥,注意加强N、P、K肥的管理。每次除蕾后,要浇足水,一周后可施淡肥水,并适当增施P、K肥,以促生新梢开花繁茂。苗期注意多施磷、钾肥,花蕾期要勤施薄肥,亦可采取叶面追肥。成年植株在花期可增施2次磷肥。花后需及时修剪以控制枝条蔓生。冬季气温低于0℃时植株易产生落叶现象若长期的低温则易造成地上部干枯死亡。故南方露地栽植或北方盆栽在冬季都应注意保温以保证植株安全越冬。

【玉叶金花的应用】

玉叶金花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预防流感和肠胃疾病效果显著,例如口臭、口腔溃疡、胃炎及胃溃疡等疾病起到很好的治疗及调养作用,同时对前列腺炎、妇科炎症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玉叶金花加入其它的药材,例如:普洱茶、龙胆草,决明子,蒲公英,鱼腥草,青果,甘草,罗汉果,极大螺旋藻,枸杞子,陈皮等按照一定比例中药制成的茶,可以长期饮用,长期饮用可以保持身体健康微循环,短期饮用可以润肠舒胃,提高免疫力,预防流感等功效。

1、玉叶清火片[获得国家专利,具有独立知识产权]

以玉叶金花为主药,具有清热疏风、解毒消肿之功效,是治疗风热犯肺、肿痛的要药,辅药以穿心莲、栀子为主,以其苦寒清降之性加强清热解毒,利咽解毒功效。佐药则是玄参、人工牛黄等三味药,提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功效,同时起到养阴润燥功能,防止热盛伤阴,因此广西纯正堂玉叶清火片对风热犯肺所致之急性咽炎应有良好的疗效。更为可贵的是,本品还具有抗炎、镇痛、解热、提高免疫机能等作用。

2、玉叶金花清热片【国药准字Z20090911】[获得国家专利,具有独立知识产权]

是广西纯正堂历经10年研制而成的,从传统验方中汲取精华,经过多次试验,综合利用玉叶金花、穿心莲、栀子等中草药药效,采用现代工艺精制而成。几年来,经过国家新药临床试验证明,该药药效显著,且见效快,自觉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未见副作用,是治疗咽喉上火及急性咽喉风热证的良药,代表着清火类药的最高水平。

关键字:金花
上一篇: 玉米油
下一篇:玉簪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玉叶金花/经典中药(10)
  • 洋金花/经典中药(16)
  • 洋金花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0)
  • 孕妇金花片/中成药大全(4)
  • 栀子金花丸/中成药大全(0)
  • 金花酒/药酒大全(0)
  • 消痛酊/药酒大全(3)
  • 洋金花酒/药酒大全(0)
  • 金花平喘散/中药制剂(2)
  • 洋金花/中药图谱(9)
  • 洋金花/中华本草(2)
  • 小果金花茶叶/中华本草(2)
  • 金花蚤草/中华本草(3)
  • 金花树/中华本草(3)
  • 金花茶叶/中华本草(7)
  • 金花茶花/中华本草(3)
  • 大叶金花茶叶/中华本草(3)
  • 玉叶金花/中草药汇编(4)
  • 金花草/中草药汇编(2)
  • 金花平喘散/中药_散剂(15)
  • 玉叶金花/中草药大全(4)
  • 洋金花/中草药大全(10)
  • 小叶金花草/中草药大全(4)
  • 小果金花茶叶/中草药大全(2)
  • 金花蚤草/中草药大全(3)
  • 金花树/中草药大全(2)
  • 金花茶叶/中草药大全(2)
  • 金花茶花/中草药大全(5)
  • 金花草/中草药大全(5)
  • 金花菜/中草药大全(3)
  • 大叶金花茶叶/中草药大全(2)
  • 大叶金花草/中草药大全(2)
  • 茵陈金花散/中药散剂(28)
  • 金花茶/药茶(23)
  • 草部·王不留行/本草纲目(3)
  • 栀子金花丸/传统方剂(10)
  • 八姊金花散/中药散剂(27)
  • 洋金花/中草药大全(31)
  • 金花菜/中草药大全(10)
  • 金花草/中草药大全(13)
  • 金花茶花/中草药大全(9)
  • 金花茶叶/中草药大全(15)
  • 金花树/中草药大全(12)
  • 金花蚤草/中草药大全(10)
  • 栀子金花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12)
  • 金花明目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6)
  • 洋金花/中国药典2015年版(12)
  • 洋金花注射液/注射液(21)
  • 孕妇金花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孕妇金花片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3)
  • 金花消痤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4)
  • 洋金花酊/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金花平喘散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洋金花/历史药品质量标准(4)
  • 大叶金花草/中药手册(10)
  • 洋金花/中药手册(9)
  • 金花菜/中药手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