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针叶火绒草
Zhēn Yè Huǒ Rónɡ Cǎo
针叶火绒草
别名:小火草、苦艾、羊毛火绒草
功效作用: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主咽喉肿痛;痈疽肿毒;跌打损伤;关节红肿疼痛
英文名:al1 grass of Awlshapedleaf Edelweiss
始载于《四川凉山州中草药资源普查名录》毒性?归经?药性寒药味辛、苦

【药 名】:针叶火绒草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针叶火绒草的全草。

【功 效】:清热消肿。

【主 治】:用于咽喉肿痛、瘀血肿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关节红肿疼痛等症。

【性味归经】:苦,寒。入心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一12克。外用:研末,调涂患处。

【别 名】:钻叶火绒草、苦艾(《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小火草、火绒草(云南)、白特(丽江纳西族话)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四川、云南。

【拉丁名】:ceohtopodium subulatum (Franch )Beauv

【考 证】:
始载于《四川凉山州中草药资源普查名录》。

【科属分类】:菊科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2900m的高山和亚高荒原、草甸、砾石坡地和针叶林外缘。

【动植物形态】中亚苦蒿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主根单一,垂直,稍木质化,径达3cm。根状茎稍粗短,


Bkgbk.jpg

垂直。茎单一或2-3个,直立,密被灰白色短柔毛,上部斜上分枝。茎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全裂,长卵形或卵形,长8-12cm,宽7-9cm,叶柄长6-12cm,中部叶长卵开或卵形,二回羽状全裂,长6-9cm,宽3-7cm;叶柄长2-6cm;上部叶羽状全裂或5全裂,长4-6cm,宽2-4cm,近无柄;苞片叶3深裂或不分裂。头状花序球形或近球形,下垂,于茎端或分枝上排成穗状花序式的总状花序;总苞片3-4层,中、外层总苞片有白色柔毛,内层者的膜质,几无毛;花序托密生白毛;雌花1层,15-25朵,花冠狭圆锥状,花冠桅部有2裂齿,花柱线形,伸出花冠外,先端分叉长两性花4-6层,30-90朵,花冠管状,花药披针形,花柱与花冠等长,先端2叉,柱头有睫毛。瘦果长圆形,先端微有不对称的冠状边缘。花、果期8-11月。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有解热,散瘀、止痛的功能。

关键字:针叶
上一篇: 鹧鸪脚
下一篇:珍珠菜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