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处方工艺> 药物制剂注解> 注射液> 浏览文章

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

Injectio Natrii Deoxyribonucleotidi

本品系以鱼精、小牛胸腺或牛脾脏为原料经提取、酶解、纯化浓缩等步骤制成的灭菌水溶液。

常用制品:每2 ml含脱氧拔苷酸50 mg。

【生产工艺】

1.酶解:称取脱氧核糖核酸(由小牛胸腺或鱼精制取)1 kg,置于重蒸馏水15L中,浸泡半小时。另于100 L的发酵罐中注入重蒸馏水80L,用盐酸调节pH值4.6,加热至60℃,然后将已浸泡开的脱氧核糖核心酸粘稠溶液倒入发酵罐内,搅拌至匀浆状,再用稀盐酸校对pH值为4.6。称取5-磷酸二酯酶80 g(脱氧核糖核酸的8%),溶于5L用盐酸调整pH值为4.6的重蒸馏水中;在搅拌下将配好的上述溶液加入脱氧核糖核酸溶液中。在pH值4.6,60~65℃条件下保温酶解1.5小时。酶解完毕,迅速升温至90℃,保持10分钟,以破坏5-磷酸二酯酶,并使蛋白质沉淀、变性。将酶解液迅速冷却至30℃左右倒出,离心(转速3000转/分)15分钟或抽滤除去蛋白,滤液中含有四种脱氧核糖单核苷酸钠,浓度约5 mg/ml。

2.上柱纯化、浓缩:

①柱规格:树脂型号为南开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20~50目)或717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树脂总重量为5000 g,柱总体积为7000 ml(可分装2~3柱)。

②柱处理:先用4%盐酸15l白上而下梳洗树脂柱,再用去离子水约30l淋洗至pH 5左右;再用4%氢氧化钠15 L流洗;最后用去离子水洗至pH与去离子水pH值相近为止。

③上柱:将以上经离心过滤后的酶解液上柱,流速3 ml/cm2/分,流出液pH为12.0,不显二苯胺反应。

④洗脱:上柱完毕后,用新鲜去离子水淋洗至中性。再用新鲜去离子水配制的0.2N盐酸洗脱,流速较上柱时较慢。自流出液pH值达2.5开始收集。此时二苯胺反应显深紫色,至洗出液pH为0.5时停止收集。共收集15000~20000 ml,为纯化、浓缩后的含有四种脱氧核糖单核苷酸钠混合液,色浅黄,浓度应为25 mg/ml。

3.中和、脱色:将上述收集液用10N氢氧化钠液中和至pH值6.5~7.5。在中和过程中有时出现沉淀现象(可于脱色时一并过滤除去)。将已中和溶液加0.2~0.3%g/ml的活性炭,摇匀,放置15分钟,再通过硅藻土层抽滤,脱色并除去热原。

4.灌封、灭菌:将上述滤液通过纸浆过滤二次,加焦亚硫酸钠0.3%,待溶解后,通过除菌滤斗,灌封到2 ml安瓶中100℃灭菌15分钟,即得。

【作用和用途】为升白细胞药。适用于肿瘤患者在放射性治疗与化学治疗过程中引起的急性白血球减少症。

【用法与用量】肌内注射每日50 mg或遵医嘱。

【贮藏】密闭,避光保存。

【注解】

1. 本品系以鱼精、小牛胸腺或牛脾脏等原料,经提取核蛋白、去蛋白等而制得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经酶解后而制得的含有四种脱氧核糖单核苷酸钠混合液。其结构式如下:

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 第 1 张


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 第 2 张


一磷酸-5’-脱氧胸腺嘧啶核苷(5-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5-DTMP)

其分子量和分子式如下:

5’-DAMPC10H14N306P=331.21

5’-DAMP-NaC10H14N506P·Na2=377.21

5’-DGMPC10H14N407P=347.23

5-DGMP-NaC10H14N4O7P·Na=370.23

5’-DCMPC10Hl4N307P=307.2

5’-DCMP-NaC9H14N307P·Na=330.2

5’-DTMPC10H15N208P=322.21

5’-DTMP-NaC10H15N2O8P·Na=368.21

2.脱氧核糖核酸的酶解,国内除用5-磷酸二酯酶(即桔青霉酶)水解外,亦有介绍用磷酸二酯酶(即由烟曲霉996菌产生)水解。

3.本品加入活性炭有吸附主药作用,造成含量下降,应严格掌握数量和放置时间。

4.本品应严格控制灭菌温度与时间,以防色泽变深。为防止灭菌后色泽变深,可在灌封时充氮气,pH值应在6.5~7.5。

5.本品为生化制品,应严防热原拷染,故用具应用浓硫酸洗液或H 202处理后方能使用。灌封室温度不能高,溶液不宜存放,由灌封到灭菌时间不宜长,否则均易污染细菌和热原。

6.本品热原检查,每kg家兔用0.25ml。

7.脱氧核糖核酸的提取:

(1)鱼精生产法:

①提取核蛋白:鱼精经洗涤,打成匀浆,按匀浆重加入10~15倍水,再加入总重6%的氯化钠和0.1%的枸橼酸钠,搅拌后按浆重加入6倍量水,轻轻搅拌,使核蛋白漂浮在液面上,随即放水,留下核蛋白。如此反复直至流出液无红色为止(一般进行2~3次即可)。

②去蛋白:核蛋白加水稀释至匀浆的12~8倍,再按加水量补加1%氯化钠(精盐),按重量加入0.2%的枸橼酸钠和0.4%的十二烷基硫酸钠,高速搅拌,再加入重量5%的氯化钠,搅拌后,经15000转/分,高速离心分离,得脱氧核糖核酸溶液,沉淀物弃去。

③乙醇沉淀:核酸液置于80%以上乙醇中进行沉淀,乙醇为核酸溶液重的2倍,经乙醇沉淀的核酸,再置乙醇中反复洗涤。

④洗涤、干燥:将洗涤的核酸沉淀,置于适量的丙酮中洗涤。除去丙酮后的核酸,用手撕成松散状,立即真空干燥,即得脱氧核糖核酸。

(2)小牛胸腺生产法:

提取核蛋白:将新鲜小牛胸腺去杂质,水洗,磨碎成匀浆,按匀浆重加入10~15倍水,再加入总重6%的氯化钠(精盐)和0.1%的枸橼酸钠,搅拌后按浆重加入6倍量水,轻轻搅拌,提取核蛋白。其余操作同鱼精生产法

(3)牛脾脏生产法:

①提取核蛋白:将刚杀死的动物内脏(胸腺、脾脏等)贮于-15℃处备用。取50 g冰冻过的内脏切成小块,用200 ml冰冷的0.9N氯化钠的0.0l M浓度的枸橼酸钠溶液在匀浆器中搅碎1分钟(每分钟8000转),然后在0~8℃,每分钟2500转离心2分钟,弃去上清液。残渣中再加200 ml冰冷的0.9%氯化钠液洗涤离心,重复处理三次,

最后的沉淀物大部分为细胞核。

③去蛋白:将沉淀物用200 ml冰冷的0.9N氯化钠液在匀浆器中以12000转/分钟速度搅拌3分钟,然后置于大杯中,加入0.9%氯化钠液使总体积为1L,用力搅拌,并缓缓加入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90 ml,在室温中用力搅拌2小时,搅拌后加入氯化钠55 g,使氯化钠在溶液中的浓度达1克分子量。低温高速离心1小时或低温静置2小时,分离得上清液。

③沉淀:将呈乳光的上清液倒人冰冷却的等量95%乙醇中,轻轻转动容器,这时形成极粘稠的纤维状物。

④洗涤、干燥:取出纤维状物,并用95%乙醇洗2~3次,再用丙酮洗,直至丙酮洗液无混浊为止,置于空气中干燥,可得粗制品3~4 g。

⑤精制:将粗制品重溶于蒸馏水中,加入适量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高速离心1小时,上清液倒入等量95%乙醇中,脱氧核糖核酸便沉淀下来。此精制过程可重复二次,最后得到粘稠丝状的脱氧校糖核酸(收得率按牛脾脏重量计算为2%)。

8.提取脱氧核糖核酸整个过程应在10℃以下低温进行,尤其是第一步。原料必须新鲜,保存须在-15℃以下,时间不宜过长。

9.提取核蛋白时必须防止酶降解。为此,除需在低温下进行外,还要加入酶毒化剂枸橼酸钠,以充分地抑制酶的作用。

10.所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既能解离核蛋白络合物,使其分离成核酸与蛋白质,同时又能沉淀蛋白质。

关键字: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酸 升白细胞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