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人药标准>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 浏览文章
竹茹
拼音名:Zhuru
英文名:CAULISBAMBUSAEINTAENIA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BambusatuldoidesMunro、大头典竹Sinocalamusbeecheyanus(Munro)Mc-Clurevar.pubescensP.F.Li或淡竹Phyllostachysnigra(Lodd.)Munrovar.henonis(Mitf.)StapfexRen-dle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干。前者称“散竹茹”,后者称“齐竹茹”。
【性状】
本品为卷曲成团的不规则丝条或呈长条形薄片状。宽窄厚薄不等,浅绿色或黄绿色。体轻松,质柔韧,有弹性。气微,味淡。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ⅩA)测定,不得少于4.0%。
【炮制】竹茹除去杂质,切段或揉成小团。姜竹茹取净竹茹,照姜汁炙法(附录ⅡD)炒至黄色。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眼,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用法与用量】4.5~9g。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关键字:竹茹
上一篇: 延胡索(元胡)
下一篇:竹节参
网友留言